财政部今日新闻发布会深度解析
今日新闻发布会蓝爸爸确定了一个重要信号,加大力度化解地方债务,将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压力。不难看出我们国家正在从土地财政走向国债财政,这就意味着 rmb 的锚定物变了,以后印钱的方式也变了,这场变革将影响所有人,前段时间财政部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支持央妈买卖国债,文章标题是《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一天央妈也回应将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影响所有人变革呢?央行买卖国债就是要把地方债升级为准国债,地方隐性债务目前已经化解大半,这也就意味着rmb 印出钱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前是出口拉动经济,靠外贸来印钱,可以叫美元财政,后来靠投资拉动经济,主要是靠房地产来印钱,叫土地财政,以后要靠消费来拉动经济,那就是央行买国债来印钱,叫国债财政,一个人能拿到大量财富,大多是拿到了货币的大放水,这个时候水才刚刚开始流动,通货膨胀还没有发生,资产价格很低,拿到第一批水的人就会占尽先机,低价购入资产,等水泛滥了,水流到很多人手中,物价都已经涨起来了,那么他的资产就会水涨船高,财富就形成了。
2010 年以前中国是出口经济rmb印钞锚定的是美元,出口商品每收到一美元的货款,央行就可以印出来 8 块钱的 rmb,收到的美元越多,印出去的人民币就会越多,那个是做出口商,就站在了水的源头,为了防止资金泛滥,央行又通过超额准备金制度把市场上的一部分rmb囤起来,最高的时候准备金率达到了22%,后来下定决心降低对出口经济的依赖,转向以投资为主的这种方式来拉动经济,2010 年后经济的主要拉动方式为投资拉动,rmb 印钞以房地产和基建为锚定,于是中国变成了基建狂魔,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基建和房子的开发商,贷款买房的居民,这段时间央行把水放给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这些银行把钱贷给地方政府、企业、居民,供这些主体去搞基建搞房地产开发买房子这时候印钞锚定在了地方债和房贷上,实际上是盘活了原来的央行囤起来的那部分超额货币,也就是超额准备金慢慢的降为了5%,但是随着地方债和房地产泡沫问题严重,政府、企业、居民的负债也达到了极限,靠房地产去印钱也走到了尽头,土地财政就该转型了。
那就是现在的国债财政,此刻将启动大消费来拉动经济,注意,这里的消费是以政府消费为主,首先是社会的保障体系,比如基础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城市社区建设等这些社会服务。那么接下来居民就不会为这一部分的社会保障买单了,那么居民可支配的收入也就跟着提高了,然后也会拉动旅游、餐饮等等的实体经济。消费起来了也会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财政收入提高了就可以从央行再回购国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