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Script基础--09-流程控制语句:选择结构(if和switch)

代码块

{}包围起来的代码,就是代码块。

在 ES5 语法中,代码块,只具有分组的作用,没有其他的用途。代码块中的内容,在外部是完全可见的。举例:

{var a = 2;alert('bianchengdeyiquanchaoren');console.log('永不止步');
}console.log('a = ' + a);

打印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变量 a 是定义在代码块中的,但是在外部依然可以访问)

永不止步
a = 2

流程控制语句

在一个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各条语句的执行顺序对程序的结果是有直接影响的。所以,我们必须清楚每条语句的执行流程。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要通过控制语句的执行顺序来实现我们要完成的功能。

流程控制语句分类

  • 顺序结构

  • 选择结构:if 语句、switch 语句

  • 循环结构:while 语句、for 语句

顺序结构

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结构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f 语句

if 语句有以下三种。

1、条件判断语句

条件成立才执行。如果条件不成立,那就什么都不做。

格式:

if (条件表达式) {// 条件为真时,做的事情
}

2、条件分支语句

格式 1:

if (条件表达式) {// 条件为真时,做的事情} else {// 条件为假时,做的事情}

格式 2:(多分支的 if 语句)

if (条件表达式1) {// 条件1为真时,做的事情} else if (条件表达式2) {// 条件1不满足,条件2满足时,做的事情} else if (条件表达式3) {// 条件1、2不满足,条件3满足时,做的事情} else {// 条件1、2、3都不满足时,做的事情
}

以上所有的语句体中,只执行其中一个。

做个题目

根据BMI(身体质量指数)显示一个人的体型。
BMI指数,就是体重、身高的一个计算公式。公式是:
BMI =体重÷身高的平方比如,老师的体重是81.6公斤,身高是1.71米。
那么老师的BMI就是  81.6 ÷ 1.712     等于 27.906022365856163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4.99999999
过重:25-27.9999999
肥胖:28-32
非常肥胖, 高于32// 定义BMI = 27.9// 在小于等于 18.5为trueif (BMI <= 18.5) {console.log('过轻');// 在大于18.5并且小于24.99999999 或等于24.999999999} else if (BMI > 18.5 && BMI <= 24.99999999) {console.log('正常');} else if (BMI > 25 && BMI <= 27.99999999) {console.log('过重');} else if (BMI > 28 && BMI <= 32) {console.log('肥胖');} else {console.log('过于肥胖');}用JavaScript开发一个程序,让用户先输入自己的体重,然后输入自己的身高(弹出两次prompt框)。
计算它的BMI,根据上表,弹出用户的身体情况。比如“过轻” 、 “正常” 、“过重” 、 “肥胖” 、“非常肥胖”。

答案

写法 1:

//第一步,输入身高和体重
var height = parseFloat(prompt('请输入身高,单位是米'));
var weight = parseFloat(prompt('请输入体重,单位是公斤'));
//第二步,计算BMI指数
var BMI = weight / Math.pow(height, 2);
//第三步,if语句来判断。注意跳楼现象
if (BMI < 18.5) {alert('偏瘦');
} else if (BMI < 25) {alert('正常');
} else if (BMI < 28) {alert('过重');
} else if (BMI <= 32) {alert('肥胖');
} else {alert('非常肥胖');
}

写法 2:

//第一步,输入身高和体重
var height = parseFloat(prompt('请输入身高,单位是米'));
var weight = parseFloat(prompt('请输入体重,单位是公斤'));
//第二步,计算BMI指数
var BMI = weight / Math.pow(height, 2);
//第三步,if语句来判断。注意跳楼现象
if (BMI > 32) {alert('非常肥胖');
} else if (BMI >= 28) {alert('肥胖');
} else if (BMI >= 25) {alert('过重');
} else if (BMI >= 18.5) {alert('正常');
} else {alert('偏瘦');
}

if 语句的嵌套

我们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引出 if 语句的嵌套。

一个加油站为了鼓励车主多加油,所以加的多有优惠。
92号汽油,每升6元;如果大于等于20升,那么每升5.9;
97号汽油,每升7元;如果大于等于30升,那么每升6.95
编写JS程序,用户输入自己的汽油编号,然后输入自己加多少升,弹出价格。let NO = 92
let L = 21
if(NO == 92){if(L<= 20){log(L*6)} else if(L > 20) {log(20*6 + (L-20) * 5.9)} 
} else if(NO == 97) {if(L<= 30){log(L*7)} else if(L > 30) {log(30*7 + (L-30) * 6.95)}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如下:

//第一步,输入
var bianhao = parseInt(prompt('您想加什么油?填写92或者97'));
var sheng = parseFloat(prompt('您想加多少升?'));//第二步,判断
if (bianhao == 92) {//编号是92的时候做的事情if (sheng >= 20) {var price = sheng * 5.9;} else {var price = sheng * 6;}
} else if (bianhao == 97) {//编号是97的时候做的事情if (sheng >= 30) {var price = sheng * 6.95;} else {var price = sheng * 7;}
} else {alert('不好意思,没有这个编号的汽油!');
}alert('价格是' + price);

switch 语句(条件分支语句)

switch 语句也叫条件分支语句。

语法格式

switch(表达式) {case1:语句体1;break;case2:语句体2;break;......default:语句体 n+1;break;
}

解释:switch 可以理解为“开关、转换” 。case 可以理解为“案例、选项”。

switch 语句的执行流程

流程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流程如下:

(1)首先,计算出表达式的值,和 case 依次比较,一旦有对应的值,就会执行相应的语句,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 break 就会结束。

(2)然后,如果所有的 case 都和表达式的值不匹配,就会执行 default 语句体部分。

switch 和 case 后面的值(含代码举例)

switch 后面的括号里可以是表达式或者, 通常是一个变量(通常做法是:先把表达式或者值存放到变量中)。

JS 是属于弱类型语言,case 后面的值1值2可以是 'a'6true 等任意数据类型的值,也可以是表达式。注意,在这里,字符串'6'和 数字 6 是不一样的

举例1:

let msg = 'warning';switch (msg) {case 'notice':console.log('提示');break;case 'warning':console.log('警告');break;case 'error':console.log('错误');break;default:console.log('默认文案');break;
}

举例2:(case 后面的是表达式)

let age = 70;switch (age > 1) {case age < 18:console.log('未成年人');break;case age >= 18 && age <= 65:console.log('还能干活儿');break;case age > 65:console.log('该退休了');break;default:console.log('默认文案');break;
}

代码解释:由于 switch 里的值是 true,所以,在众多的 case 语句中,会去匹配第一个符合 case true的语句,然后命中这条语句。

switch 语句的结束条件【非常重要】

  • 情况 a:遇到 break 就结束,而不是遇到 default 就结束。(因为 break 在此处的作用就是退出 switch 语句)

  • 情况 b:执行到程序的末尾就结束。

我们来看下面的两个例子就明白了。

case 穿透

switch 语句中的break可以省略,但一般不建议(对于新手而言)。否则结果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会出现一个现象:case 穿透

当然,如果你能利用好 case 穿透,会让代码写得十分优雅。

举例 1:(case 穿透的情况)

var num = 4;//switch判断语句
switch (num) {case 1:console.log('星期一');break;case 2:console.log('星期二');break;case 3:console.log('星期三');break;case 4:console.log('星期四');//break;case 5:console.log('星期五');//break;case 6:console.log('星期六');break;case 7:console.log('星期日');break;default:console.log('你输入的数据有误');break;
}

上方代码的运行结果,可能会令你感到意外: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上方代码的解释:因为在 case 4 和 case 5 中都没有 break,那语句走到 case 6 的 break 才会停止。

举例 2

//switch判断语句
var number = 5;switch (number) {default:console.log('我是defaul语句');// break;case 2:console.log('第二个呵呵:' + number);//break;case 3:console.log('第三个呵呵:' + number);break;case 4:console.log('第四个呵呵:' + number);break;
}

上方代码的运行结果,你也许会意外:

我是defaul语句
第二个呵呵:5
第三个呵呵:5

上方代码的解释:代码走到 default 时,因为没有遇到 break,所以会继续往下走,直到遇见 break 或者走到程序的末尾。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switch 语句的结束与 default 的顺序无关。

switch 语句的实战举例:替换 if 语句

我们实战开发中,经常需要根据接口的返回码 retCode ,来让前端做不同的展示。

这种场景是业务开发中经常出现的,请一定要掌握。然而,很多人估计会这么写:

写法 1(不推荐。这种写法太挫了)

let retCode = 1003; // 返回码 retCode 的值可能有很多种情况if (retCode == 0) {alert('接口联调成功');
} else if (retCode == 101) {alert('活动不存在');
} else if (retCode == 103) {alert('活动未开始');
} else if (retCode == 104) {alert('活动已结束');
} else if (retCode == 1001) {alert('参数错误');
} else if (retCode == 1002) {alert('接口频率限制');
} else if (retCode == 1003) {alert('未登录');
} else if (retCode == 1004) {alert('(风控用户)提示 活动太火爆啦~军万马都在挤,请稍后再试');
} else {// 其他异常返回码alert('系统君失联了,请稍候再试');
}

如果你是按照上面的 if else的方式来写各种条件判断,说明你的代码水平太初级了,会被人喷的,千万不要这么写。这种写法,容易导致嵌套太深,可读性很差

那要怎么改进呢?继续往下看。

写法 2(推荐。通过 return 的方式,将上面的写法进行改进)

let retCode = 1003; // 返回码 retCode 的值可能有很多种情况
handleRetCode(retCode);// 方法:根据接口不同的返回码,处理前端不同的显示状态
function handleRetCode(retCode) {if (retCode == 0) {alert('接口联调成功');return;}if (retCode == 101) {alert('活动不存在');return;}if (retCode == 103) {alert('活动未开始');return;}if (retCode == 104) {alert('活动已结束');return;}if (retCode == 1001) {alert('参数错误');return;}if (retCode == 1002) {alert('接口频率限制');return;}if (retCode == 1003) {alert('未登录');return;}if (retCode == 1004) {alert('(风控用户)提示 活动太火爆啦~军万马都在挤,请稍后再试');return;}// 其他异常返回码alert('系统君失联了,请稍候再试');return;
}

上面的写法 2,是比较推荐的写法:直接通过 return 的方式,让 function 里的代码不再继续往下走,这就达到目的了。对了,因为要用到 return ,所以整段代码是封装到一个 function 里的。

如果你以后看到有前端小白采用的是写法 1,请一定要把写法 2传授给他:不需要那么多的 if else,直接用 return 返回就行了。

写法 3(推荐。将 if else 改为 switch)

let retCode = 1003; // 返回码 retCode 的值可能有很多种情况switch (retCode) {case 0:alert('接口联调成功');break;case 101:alert('活动不存在');break;case 103:alert('活动未开始');break;case 104:alert('活动已结束');break;case 1001:alert('参数错误');break;case 1002:alert('接口频率限制');break;case 1003:alert('未登录');break;case 1004:alert('(风控用户)提示 活动太火爆啦~军万马都在挤,请稍后再试');break;// 其他异常返回码default:alert('系统君失联了,请稍候再试');break;
}

在实战开发中,方式 3 是非常推荐的写法,甚至比方式 2 还要好。我们尽量不要写太多的 if 语句,避免代码嵌套过深。

switch 语句的优雅写法:适时地去掉 break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段代码:(不推荐)

let day = 2;switch (day) {case 1:console.log('work');break;case 2:console.log('work');break;case 3:console.log('work');break;case 4:console.log('work');break;case 5:console.log('work');break;case 6:console.log('relax');break;case 7:console.log('relax');break;default:break;
}

上面的代码,咋一看,好像没啥毛病。但你有没有发现,重复代码太多了?

实战开发中,凡是有重复的地方,我们都必须要想办法简化。写代码就是在不断重构的过程。

上面的代码,可以改进如下:(推荐,非常优雅)

let day = 2;switch (day) {case 1:case 2:case 3:case 4:case 5:console.log('work');break; // 在这里放一个 breakcase 6:case 7:console.log('relax');break; // 在这里放一个 breakdefault:break;
}
}

你没看错,就是上面的这种写法,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非常优雅。

小白可能认为这样的写法可读性不强,所以说他是小白。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改进后的这种写法,才是最优雅的、最简洁、可读性最好的。


http://www.mrgr.cn/news/97253.html

相关文章:

  • Windows 安装和使用 ElasticSearch
  • Python实现ssh自动连接
  • 【双维畅聊】网页版聊天室测试报告
  • 服务器磁盘io性能监控和优化
  • 道路裂缝数据集CrackForest-156-labelme
  • 3D图像重建中Bundle Adjustment的推导与实现
  • 【Python爬虫高级技巧】BeautifulSoup高级教程:数据抓取、性能调优、反爬策略,全方位提升爬虫技能!
  • 001 vue
  • Springboot切换到3.3.4后,使用spring security一些小问题记录
  • PyTorch构建自定义模型
  • Flutter之页面布局
  • $R^n$超平面约束下的向量列
  • 蓝桥云客--破译密码
  •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工程实战-第4章 特征工程
  • 详解七大排序
  • 博途 TIA Portal之1200与Odot零点PN通讯
  • 【2023】ORIGIN或MATLAB 颜色图,等高图,颜色条——需要拟合补全中间的颜色
  • vs环境中编译osg以及osgQt
  • Drools项目实战
  • 论文阅读8——大数据赋能交通信号控制可减少城市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