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ING总线(环形总线)Intel大小核的由来

想到Intel处理器,无一例外大家想到的就是现在的它具有大小核的结构,也就是性能核和效能核。这种结构的由来是由RING总线布局结构而诞生。ring总线(环形总线),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讨论普通消费级处理器的时候,尤其是讨论到Intel处理器。本文章对RING总线做一个基础的科普,让大家认识Intel大小核心相关信息时候,能够很快跟得上节奏。

总线结构简化图

以上为简化结构图

以上这些圆球代表处理器的每个核心,每个核心相互彼此连接,这个图有八个球,那么可以看作是一个8个核心的ring,也就是这个处理器有8个核心,是ring总线结构。

如果将图进一步深化,那么图就会变成

环形总线深化图(本人辛苦制作)

闭环由一个变成两个,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用来彼此通信

环内的L3正是我们所谓的三级缓存

这种结构有显著的优势,那就是核心彼此之间通信延迟极低,模块之间交互效率非常的高。

但是也有极大的坏处,那就是延迟会随着核心数量的增加,跨核心通信延迟会增高,这也导致了为何Intel在第11代处理器的i9-11900k较于上一代i9-10900k少了两个核心,正式因为核心数量增加的同时,通信延迟会变高。

目前单ring的组合最大是12核(大核心),环的上面6个核心下面6给核心,但是环形总线衍生的纯大核结构消费级产品只有10900k,10个大核心。

cpu主要看单核的性能以及多核的性能,某种程度说,ring总线制约了多核性能的发展,在11代酷睿之后,为了提高多核性能,12代酷睿出现了大小核的架构。

在没有大小核心之前,Intel有过多ring设计,

通过交互模块将多个ring联合在一起,缺点:ring之间交互也会产生通信延迟。

例如,核心1和第二个ring里面的核心15通信,那需要很远的距离,一个大型程序有很多执行逻辑,若将程序多个逻辑拆分给每个core去运算,他们终将彼此之间交互数据,跨ring通信也会某种程度上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

此外随着通信延迟的增加,内存延迟也会上涨一定恐怖数值

内存延迟涨高解析图

这大大增加了内存的延迟,因为核心到内存控制器距离拉长了。

这是多ring总线的局限性,局限性只能缓解,但不能彻底解决,就好似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只能缓解缓解再缓解,就是不能彻底解决。要想彻底解决只能革命。

Intel为了解决ring总线局限性,有了新的革命性成果——Mesh总线

mesh总线在核心增多的同时Mesh总线还是会涨,但是涨的不多,总的来说比多ring强很多

(网图)

但是最终的革命性成果还得是大小核心凌驾于ring总线之上,它的延迟比Mesh要好,而且解决了如何堆叠多核心性能的问题。


http://www.mrgr.cn/news/9187.html

相关文章:

  • 『功能项目』禁止射线穿透行为【05】
  • SSRF漏洞(一)
  • 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代理模式
  • C++ | Leetcode C++题解之第352题将数据流变为多个不想交区间
  • 使用miniconda构建数据科学环境
  • [Linux][软件]CentOS 系统部署 RabbitMQ
  • AI可预测地震,科技的“预知未来”?
  • 虚拟机桥接模式下设置静态IP
  • react redux异步请求
  • Python计算机视觉 第3章-图像到图像的映射
  • 春游c++
  • Web3链上聚合器声呐已全球上线,开启区块链数据洞察新时代
  • HTML实现俄罗斯方块
  • 每天五分钟深度学习:从数学角度分析逻辑回归算法损失函数的来源
  • Python爬虫—常用的网络爬虫工具推荐
  • 英伟达与联发科合作生产支持G-SYNC完整功能的显示器 不需要英伟达专有模块
  • 【AI趋势9】开源普惠
  • GCB | 植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多种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
  • springboot系列教程(三十二):SpringBoot 教程之处理异步请求
  • 南京理工大学MOOC程序设计基础第5章测试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