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SRF漏洞(一)

本文仅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本文作者对任何使用本文进行渗透攻击破坏不负任何责任。

1,什么是ssrf。

SSRF漏洞,全称Server-Side Request Forgery(服务器端请求伪造),是一种安全漏洞。它允许攻击者构造请求,由目标服务器端执行,从而诱导服务器向攻击者构造的任意域发出请求。这通常用于访问那些外网无法直接访问的内部系统。

2,形成原因。

SSRF漏洞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端提供了从其他服务器获取数据的功能,但并未对目标地址进行足够的过滤与限制。例如,网站可能允许用户通过URL从远程服务器加载图片或下载文件,如果不对这些URL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就可能被攻击者利用来构造恶意的请求。

3.漏洞危害。

端口扫描:攻击者可以对目标服务器的内网或本地网络进行端口扫描,获取服务的banner信息。
攻击内网服务:通过构造的恶意请求,攻击者可以攻击内网或本地运行的应用程序,如进行溢出攻击。
指纹识别:对内网web应用进行指纹识别,通过访问默认文件等方式。
利用其他漏洞:结合其他漏洞(如Struts2漏洞)对内网或外网的web应用进行攻击。
文件读取与命令执行:利用file、gopher等协议读取本地文件或执行命令。
DOS攻击:通过请求大文件或保持长时间连接,对目标服务器进行拒绝服务攻击。

4,csrf与ssrf区别。

CSRF(跨站请求伪造)与SSRF(服务器端请求伪造)的主要区别如下:

1,攻击发起者不同。

CSRF:由攻击者构造形成,通过诱使用户的浏览器向受信任的网站发送伪造请求。
SSRF:由攻击者构造特殊请求,通过服务器端应用向攻击者指定的内部或外部资源发送请求。

2,攻击目标不同。

CSRF:攻击目标是利用用户的浏览器来攻击用户已经认证的Web应用,迫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恶意操作。
SSRF:攻击目标是迫使服务器端应用发起对内部或外部资源的请求,从而绕过安全措施,访问内部系统或泄露敏感数据。

3,利用方式不同。

CSRF:利用用户的浏览器在已登录状态下发送伪造请求,攻击者无需直接控制用户的服务器或网络。
SSRF:利用服务器端应用对外部资源的请求功能,通过构造特殊请求来绕过安全措施,实现对内部或外部资源的非法访问。

总结:CSRF和SSRF在攻击发起者、攻击目标、利用方式和防御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CSRF利用用户的浏览器进行攻击,而SSRF则利用服务器端应用进行攻击。因此,在防御时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


http://www.mrgr.cn/news/9185.html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代理模式
  • C++ | Leetcode C++题解之第352题将数据流变为多个不想交区间
  • 使用miniconda构建数据科学环境
  • [Linux][软件]CentOS 系统部署 RabbitMQ
  • AI可预测地震,科技的“预知未来”?
  • 虚拟机桥接模式下设置静态IP
  • react redux异步请求
  • Python计算机视觉 第3章-图像到图像的映射
  • 春游c++
  • Web3链上聚合器声呐已全球上线,开启区块链数据洞察新时代
  • HTML实现俄罗斯方块
  • 每天五分钟深度学习:从数学角度分析逻辑回归算法损失函数的来源
  • Python爬虫—常用的网络爬虫工具推荐
  • 英伟达与联发科合作生产支持G-SYNC完整功能的显示器 不需要英伟达专有模块
  • 【AI趋势9】开源普惠
  • GCB | 植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多种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
  • springboot系列教程(三十二):SpringBoot 教程之处理异步请求
  • 南京理工大学MOOC程序设计基础第5章测试答案解析
  • 大数据技术之Flume 拓扑结构(4)
  • 【18】逃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