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运动控制】关于GPIO的NPN型输入与NPN漏型输入

【运动控制】关于GPIO的NPN型输入与NPN漏型输出

  • 1.背景
  • 2.NPN型输入
  • 3.NPN漏型输入

1.背景

NPN型和NPN漏型都是与NPN晶体管相关的术语,但它们在电路应用和连接方式上有一些差异。
一般来说,GPIO的通用输入采用NPN型,而通用输出采用的是NPN漏型。

以下是NPN型数字/低速输入的相关博客:
【运动控制】关于GPIO通用输入口是NPN型数字输入

https://blog.csdn.net/jn10010537/article/details/142633595

1.1、三极管结构: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半导体的PN结特性,三极管有两种基本类型:NPN和PNP。
NPN三极管由三个区域构成: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示意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发射极Emitter是N型半导体,基极Base是P型半导体,集电极Collector是N型半导体。

1.2、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a、放大状态:
当基极Base,加上微弱的正向电压时(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处于某一恰当的值),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形成正向偏置(此时集电结反向偏置),电子从发射极注入到基极。这些电子在基极中的少数载流子(正孔)中复合,产生少量的电流,但大部分电子会继续移动到集电极,形成集电极电流。

注意:
这时基极类比为水龙头阀门,阀门孔由小到最大的过程,集电极流出的电流不断变大!
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起着控制作用,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即这时三极管处放大状态。放大状态下,集电极电流ΔIc = 基极电流ΔIb × 放大系数β;

电子带负电荷,即电子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将其带入电路,示意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饱和状态:
当基极电流足够大时,发射极Emitter与基极Base之间 和 基极Base与集电极Collector之间均为正向偏置,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阻很小,电流流动非常大。
即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不再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而是维持在一个值附近变化。集电极Collector与发射极Emitter之间的电压降Uce很小,大约是0.1V,相当于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处于开关的导通状态。
三极管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饱和导通状态。
现实世界里,当电压足够大时候,一切电阻被击穿,可以认为是导体,比如雷雨天气你和大地之间相对于高压云层可以认为是导体,直接饱和状态通过电流。

c、截止状态:
当基极没有足够的电压时,即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
发射极Emitter与基极Base之间的PN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三极管不导通,
集电极Collector与发射极Emitter之间没有电流流动,集电极Collector和发射极Emitter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称为截止状态。

注意:
以上基极电压是相对于发射极(接地回路负极);

2.NPN型输入

在GPIO(通用输入输出)电路中,采用NPN型输入是一种常见的输入配置,尤其在工业设备、传感器和开关信号采集中。

在NPN型输入配置中,外部设备(负载或信号输出端)通过NPN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到GPIO引脚,而NPN晶体管的发射极通常连接到地。外部信号通过NPN晶体管的基极控制其导通状态。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或逻辑1)时,NPN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形成正向偏置,晶体管导通,集电极连接到地,GPIO引脚检测到低电平(逻辑0)。

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或逻辑0)时,NPN晶体管截止,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无电流流动,GPIO引脚通过上拉电阻呈现出高电平(逻辑1)。

以上PIO引脚检测是指集电极Collector 和 发射集Emitter之间的电压:
集电极(C):连接到负载或信号输出端。(当传感器被激活时,集电极通过开关与发射极连接)
发射极(E):连接到地(GND),形成回路。

以下是常见的接线参考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光电耦合器其实就是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封装在一起!
发光二极管把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光敏管捕获到光将光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隔离的干扰并耦合的传输信号。

3.NPN漏型输入

所谓叫“漏型”即漏电流:
在NPN漏型中,尤其在截止状态或某些工作条件下,晶体管可能会存在微小的漏电流,这种电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这就是“漏型”名称的由来。

NPN型与NPN漏型的晶体管不同:
NPN型:标准的NPN晶体管,由N型(发射极)-P型(基极)-N型(集电极)构成。
NPN漏型:特指在某些应用中强调漏电流特性的NPN型晶体管,通常用于高频或低功耗应用。NPN漏型晶体管具有较低的导通电阻,能够快速响应输入信号,适合处理快速变化的脉冲信号。

NPN漏型配置主要用于输出电路,但它的概念可以间接应用于输入电路。
可以使用NPN漏型输入来采集高速输入(脉冲输入)信号。

在GPIO的高速输入中采用NPN漏型,主要是为了快速响应和降低噪声干扰。NPN漏型可以提供较低的导通电阻,有助于快速充放电,从而实现更高的输入速度。

具体来说,NPN漏型通常不直接用于输入电路,但可以通过某些设计实现相似功能。
3.1、开漏输入:
可以使用开漏输入配置与NPN晶体管结合,实现传感器或外部设备的输入信号采集。这种情况下,输入信号通过一个外部的NPN晶体管(作为开漏配置)连接到GPIO引脚。

3.2、如何实现
外部信号(如传感器输出)连接到NPN晶体管的基极。
集电极连接到GPIO引脚,发射极连接到地。
GPIO引脚通过上拉电阻连接到正电源。
当外部信号高电平时,NPN晶体管导通,GPIO引脚被拉低;
当外部信号低电平时,GPIO引脚通过上拉电阻被拉高。

以下是常见的接线参考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mrgr.cn/news/43389.html

相关文章:

  • 算法工程师重生之第二十天(组合总和 组合总和II 分割回文串 )
  • 2024/10/5 数据结构打卡
  • 【MySQL】数据库基础
  • 几个卷积神经网络(CNN)可视化的网站
  • 快仓智能斩获过亿美元D轮融资,加速全球智能仓储与物流布局
  • 优化理论及应用精解【21】
  • 直立行走机器人技术概述
  • CSS选择器 快速入门
  • 分治算法(1)_颜色分类
  • c++----多态(初识)
  • 汇编语言数据传送指令 LDS 和 LES 有什么区别 目标段寄存器,使用常见和段寄存器的影响之间的差异
  • 如何注册西柚云服务器账号?渠道优惠下单获得立减200优惠
  • MOE并行策略的实现
  • 牛客网练习5
  • 华为OD机试 - 转骰子(Java 2024 E卷 100分)
  • Linux中环境变量
  • 普渡PUDU MT1:AI赋能,破解大面积场景清洁新挑战
  • 97. UE5 GAS RPG 实现闪电链技能(二)
  • 动态SLAM总结一
  • wsl中git difftool調用beyond comp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