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网站开发的发展(后端路由/前后端分离/前端路由)

1.后端路由阶段

在早期的网站开发中 网页的渲染工作其实是交由服务器完成的 所以该渲染也被称之为后端渲染

具体的过程就是:浏览器发送url给服务器 服务器解析该url 使用后端路由(在服务器中 用于储存url和页面映射关系的路由)获取指定url对应的页面 然后交由jsp去处理该页面(包括html+css+java/php 其中java/php用于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并动态展示到页面中)并渲染该页面(由于渲染操作发生在后端 所以也称之为后端渲染) 最终返回给浏览器展示

但是后端路由存在着一些缺点:
① 整个页面的前后端都是由后端人员编写和维护的 代码量庞大
②前端人员如果想要开发该阶段的页面的话 必须掌握java/php等后端语言
③通常情况下 该阶段的页面是由html和java混合组成的 编写和维护难度很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前后端分离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将前后端彻底剥离开来 能够达到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的目的 让后端人员专注于数据 而前端人员专注于页面的可视化和交互 使得开发效率大幅提升

主要的一个流程就是:浏览器发送url向静态资源服务器中请求页面(html+css+js) 由浏览器解析html+css并渲染为页面 然后运行js代码(其中通过ajax调用api获取服务器中的数据)并渲染到页面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移动端出现以后 他获取的数据依然是通过和网页端一致的api调用获取的 后端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处理

该模式目前很多网站仍然在采用

3.前端路由阶段

该阶段也可以被称之为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阶段 即单页面富应用阶段(一套html+css+js 但是整合了多个网页 主要是分离js/vue组件 而复用html/css 因为一个vue文件对应一个网页 而多个网页会整合到js中) 可以理解为前后端分离阶段的基础上 内置了前端路由的阶段(前后端分离阶段的静态资源服务器中主要是一个网页对应一套html+css+js 而该阶段则是一个网站的所有网页对应一套html+css+js)

而其中肯定存在根据不同网页url从同一套html+css+js中剥离出独有的部分进行执行渲染的机制 即前端路由(储存着url和vue组件的映射关系) 并且每一次url的变化并不像后端路由那样需要重新发送请求 前端路由会事先将整一套html+css+js下载到浏览器中 然后监听url变化根据映射表中的关系去进行渲染 不需要重新发送url请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mrgr.cn/news/43157.html

相关文章:

  • mmcv building wheels时卡住,mmcv 和 mmdet版本不匹配问题
  • Makefile入门
  • 2.2Mybatis——代理与SQL映射
  • (Django)初步使用
  • 软件测试:postman详解
  • MySQL 安装
  • 多线程编程实例
  • c++结构体传参
  • Vue3中使用axios
  • Java try-with-resources语句
  • 实时数仓分层架构超全解决方案
  • ThreadLocal详解:线程本地变量的艺术
  • 今日凌晨,ChatGPT重磅更新!—— 我心目中的终极AGI界面
  • 分布式事务(Seata-AT模式)
  • 外包功能测试干了4年,技术退步太明显了。。。。。​
  • 网站建设中,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 vue2集成vuex实现网站统一数据管理
  • 蛋白质结构中原子坐标转换
  • swift使用代码结构解析
  • 大模型基础:基本概念、Prompt、RAG、Agent及多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