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1米C-SAR卫星】

1米C-SAR卫星

1米C-SAR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要遥感卫星,主要用于海洋、陆地等观测任务,具备高分辨率、宽覆盖、多极化、多模式等特点。以下是对1米C-SAR卫星的详细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基本概况

  • 发射时间:首颗1米C-SAR卫星于2021年11月23日成功发射,第二颗(02星)于2022年4月7日成功发射。
  • 发射地点: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
  • 设计寿命:8年。
  • 轨道类型:太阳同步回归晨昏轨道,轨道高度约为755km。

二、技术特点

  1. 高分辨率:1米C-SAR卫星的主要载荷为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1米分辨率的成像能力,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面观测数据。
  2. 宽覆盖:卫星具备宽幅成像能力,单次过境可覆盖数百公里的地面场景,显著提高了观测效率。
  3. 多极化:支持多种极化方式(如单极化、双极化、全极化等),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的地物信息。
  4. 多模式:包括聚束模式、条带成像模式(超精细条带、精细条带1/2、标准条带等)、TOPSAR模式、波成像模式等多种成像模式,满足不同观测需求。
  5. 实时处理:卫星具备星上实时处理功能,能够在特定观测模式下即时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三、功能与应用

  1. 海洋监测:用于海洋动力环境、海上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如海啸、风暴潮等)的监测与预警,为海上航行安全、渔业生产等提供重要保障。
  2. 陆地观测:可用于土地利用、地表水体、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地震等)的监测与评估,为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提供数据支持。
  3. 应急响应: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获取现场影像数据,为救援和决策提供支持。
  4. 多行业应用:满足海洋、应急、国土、地质、环保、水利、农业、气象等多个行业用户的需求,提供稳定可靠的定量化遥感数据。

四、发展与组网

1米C-SAR卫星是我国空基规划首批立项的业务星之一,与高分三号卫星等实现组网运行。目前,已有两颗1米C-SAR卫星在轨运行,与高分三号卫星共同构成了我国重要的遥感卫星网络。通过组网运行,显著提升了卫星的重访能力和全球覆盖能力,为我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数据业务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1米C-SAR卫星是我国重要的遥感卫星之一,具备高分辨率、宽覆盖、多极化、多模式等特点,在海洋监测、陆地观测、应急响应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http://www.mrgr.cn/news/37963.html

相关文章:

  • 《C++开源贡献:提升职业竞争力的新途径》
  • 论文阅读 | HiDDeN网络架构
  • Springboot综合练习
  • MySQL知识点复习 - 常用的日志类型
  • AI绘画相似风格的作品
  • 【python进阶攻略6】装饰器2
  • c++开发之编译curl(windows版本)
  • matlab r2024a、matlab R2024b保姆级安装教程
  • 在Ubuntu中自动挂载SMB/CIFS共享
  • SpringBoot集成AI:接入大模型框架 LangChain4j 详细教程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旅游助手的设计与实现(源码+定制+文档讲解)
  • 每日一题学习笔记
  • 职业技能大赛-单元测试笔记(参数化)分享
  • 828华为云征文|华为云Flexus云服务器X实例之openEuler系统下玩转iSulad容器技术
  • Windows下安装 LLama-Factory 保姆级教程
  • LLM | 迁移 ollama 模型文件到新机器(支持离线运行)
  • Android Button “No speakable text present” 问题解决
  • 鳕鱼检测系统源码分享
  • 周销量超BBA,稳居新势力榜首,理想汽车企稳发展新阶段
  • Android中的页面跳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