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程序员学CFA——财务报告与分析(八)

财务报告与分析(八)

  • 长期资产
    • 长期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
      • 资本化与费用化
      • 利息资本化
      • 资本化与费用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 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
    • 长期资产的折旧与摊销
      • 固定资产的折旧
      • 无形资产的摊销
    • 长期资产的减值
      • 资产减值的步骤
      • 资产减值的金额
    • 长期资产的计量模式
      • 成本模式
      • 重估模式
      • 公允价值模式
    • 长期资产的终止确认
      • 出售方式
      • 其他方式

长期资产

长期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

资本化与费用化

企业的一笔支出,可能以两种形式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如果能计入新增资产的价值,那这笔支出就被资本化了。如果不能,则计入当期的费用,称为费用化。

只要是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必要开支都是资产的取得成本,所以这些开支都构成了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需要被资本化。

比如一台机器设备的取得成本就包括购买价款、买方负担的运费、安装调试费等,这些支出都是使机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开支。这些支出都构成了这台机器的初始入账价值。

而有些开支,比如员工的培训费、机器的修理费用,由于都不是机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开支,所以都不能资本化,只能计入当期发生的费用。

利息资本化

企业为购买或建造某项资产借入的款项,在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产生的借款利息,可以资本化为这项资产的成本之一。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构建一项需较长建设时间的资产的场景中。利息的资本化和其他支出的资本化是同样的原理。

作为分析师需要注意的是:

  1. 在现金流量表中,资本化了的利息反映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费用化了的利息反映为经营活动或融资活动现金流出。
  2. 计算interest coverage ratio的时候,作为分母的利息支出要将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利息都包含在内。

资本化与费用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项目资本化费用化
资产
权益
杠杆比率
净利润(当年)
净利润(以后年度)
ROE、ROA(当年)
ROE、ROA(以后年度)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相比于费用化,资本化会使得当期有更高的资产价值、更高的净利润,所以当期的ROE和ROA也都会更高。但在以后年度,由于资产产生折旧费用,净利润会低于费用化时的净利润,ROE和ROA也会更低。

资本化的支出,如果与形成长期资产相关,那么属于取得长期资产发生的现金流出,归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而不再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因此,资本化下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低于费用化下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则高于费用化下的经营活动现金流。

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

无形资产是没有物理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常见的无形资产有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特许经营权。无形资产的取得一般有外购、自行研发和企业合并时确认这三种。

  1. 外购的无形资产
    对于外购的无形资产,初始入账成本就是买价和其他必要开支的总和。

  2. 内部形成的无形资产
    对于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由于取得成本往往无法得知,所以一般不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大多数研发开支直接在发生当期计入研发费用。但美国准则和国际准则都规定了满足一定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资本化为无形资产。这个“一定条件”是指完成这项无形资产的技术可行性被证实。美国准则还有一条更严格的规定,即只有软件开发项目满足此条件时的开发支出可以资本化为无形资产。

  3. 在企业并购交易中确认的无形资产
    有一些无形资产是在企业并购交易中才被确认的,这些无形资产又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类是被并购企业在并购前内部形成的无形资产。这类无形资产由于无法计量取得成本而没有被确认为该企业的无形资产。但在并购交易中,这部分无形资产也会被评估作价,成为公司价值的组成部分。这样,这部分无形资产就有了取得成本,可以被确认在财务报表上了。
    第二类是并购对价中包含的商誉。这是购买方的出价高于被购买方所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是购买方对被购买方总体的评估溢价。

长期资产的折旧与摊销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将资产的使用价值在其使用年限内以系统合理的方法分摊的过程。

  1. 直线折旧法
    直线折旧法,每一期的折旧金额是相同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折旧额 = (初始取得成本 − 预计残值) ÷ 预计使用年限 当期折旧额=(初始取得成本-预计残值)\div 预计使用年限 当期折旧额=(初始取得成本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 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中,常见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采用该法时,每一期的折旧金额是递减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折旧额 = 期初账面价值 × 2 ÷ 预计使用年限 当期折旧额=期初账面价值\times 2\div 预计使用年限 当期折旧额=期初账面价值×2÷预计使用年限

  3. 产量折旧法
    产量这就发事根据机器设备的预计产能和当期产量来计算折旧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当期折旧额 = (初始取得成本 − 预计残值) × 当期产量 ÷ 预计产能 当期折旧额=(初始取得成本-预计残值)\times当期产量\div预计产能 当期折旧额=(初始取得成本预计残值)×当期产量÷预计产能

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原理与固定资产的折旧类似,是指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损耗在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做法。但无形资产没用物理形态,所以一般没有残值。无形资产摊销的计算方法是:
当期摊销额 = 初始取得成本 ÷ 预计使用年限 当期摊销额=初始取得成本\div预计使用年限 当期摊销额=初始取得成本÷预计使用年限

并不是每一项无形资产都需要摊销。对于无限使用周期的无形资产,比如商标权、企业合并中确认的商誉,是不需要摊销的,因为无限周期意味着价值不发生损耗。但这样的无形资产,每年都需要做减值测试。

长期资产的减值

资产减值的步骤

长期资产减值处理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做减值测试。如果通过测试发现资产价值低于当前的账面价值,那就说明资产发生了减值。第二步是做减值的会计处理。这一步是将减值的金额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这是一个资产类备抵科目,将降低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利润表中的减值损失。

对于有限使用周期的长期资产,只有当出现减值迹象才需要做减值测试。对于无限使用周期的长期资产,每年都需要做一次减值测试。

资产减值的金额

  1.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判断资产是否发生减值的标准是,比较资产未来发生的现金流总和与资产的当前账面价值,如果前者小于后者,那么认为资产发生了减值。
    但是计算减值金额的时候,是以资产账面价值减去资产的公允价值。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原则上长期资产的减值不能在以后期间转回,但持有待售的长期资产的减值可以转回。

  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减值测试的方法是,比较资产的可回收价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如果前者小于后者,那么资产发生了减值,而减值的金额就是由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回收价值来确定。
    可回收价值是资产的可实现价值与使用价值两者中较高的那一个。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如果长期资产的可回收价值在减值后发生了上升,上升的金额在减值金额范围内的部分可以转回。

长期资产的计量模式

就目前来说,长期资产涉及的计量模式有三种:成本模式、重估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成本模式

成本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长期资产。在持有期间,有限生命的长期资产会发生折旧或摊销。

这种模式使用最为广泛。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所有的长期资产都使用成本模式计量。国际准则下,成本模式也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长期资产的计量。

重估模式

重估模式是以重估价值计量长期资产。具体来说,就是在每一个重估日,将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重估价值。产生的重估损失,计入利润表的损益。产生的重估利得,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如果先发生了重估损失,后发生重估收益,那么在重估损失金额范围内的重估收益看做是重估损失的转回,先减少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超出部分的重估损失才计入利润表。

对于需要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资产重估后需要根据新的账面价值计算折旧或摊销费用。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重估模式可以用于除了投资性房地产之外的长期资产计量。而在美国准则下,没有重估模式。

公允价值模式

公允价值模式旨在国际准则下存在,可适用于投资性房地产这一类长期资产。具体计量方法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都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将资产账面价值调整成公允价值,产生的浮盈和浮亏都计入利润表的利得和损失。

所谓投资性房地产,有别于自用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是被企业用来出租或者专区买卖差价的房地产。但注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是存货。

长期资产的终止确认

出售方式

以出售方式处置长期资产,如做出出售决定的日期与实际出售日之间存在时间间隔,要将该资产先重分类为持有待售长期资产,并停止折旧或摊销。在出售日,记录出售得到的价款,并核销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分别核销原值和累计折旧两个科目)。将出售价款与该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即为利润表里的利得或损失。

其他方式

其他处置方式包括弃置、交换等。

在弃置模式下,弃置日前该资产需要继续折旧或摊销。在弃置日,核销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将核销的金额记为利润表里的损失。

在交换方式下,换出日前该资产需要继续折旧或摊销。在换出日,核销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记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可得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两者的差额记为利得或损失。


http://www.mrgr.cn/news/37344.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进阶:利用NotImplemented优化你的对象交互逻辑,让Python对象间的操作更加智能与灵活
  • (done TODO:从频谱到时域要考虑负频波和余弦波?) 傅里叶变换知识补充
  • Rust gRPC---Tonic实战
  • Linux部署RabbitMQ
  • 全新Llama 3.2系列:性能提升明显,但真的是最优选择吗?(已测试)
  • 【C++篇】迈入新世界的大门——初识C++(上篇)
  • 细讲 Java 的父子继承、方法的重写与super关键字
  • Jmeter关联,断言,参数化
  • C++14之泛型 Lambda
  • PCIe6.0 AIC金手指和板端CEM连接器信号完整性设计规范
  • 【Gitee自动化测试3】Git的本地使用,连接推送至Gitee上的仓库中
  • mysql常用的日期函数以及查询昨天,今天,本周,上个月的数据
  • Ubuntu22.04安装VMware Tools
  • ios签名工具任意文件读取漏洞
  • 高频面试你知道display: flex;嘛?说说。。。。。
  • 风扇模块(直流5V STM32)
  • 如何在Vue2项目中使用Vuex管理状态
  • 从成功案例中汲取数字化转型经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战指南
  • 线性跟踪微分器TD详细测试(Simulink 算法框图+CODESYS ST+博途SCL完整源代码)
  • Linux系统IO-文件描述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