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用Python实现时间序列模型实战——Day 19: 时间序列中的异常检测与处理

一、学习内容
1. 时间序列中的异常检测方法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异常检测 是识别时间序列中不同于正常行为的点。这些异常点可能是由于数据记录错误、极端事件或系统故障引起的,常见的异常检测方法包括:

  • 基于统计的方法

    • Z-score: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其均值的标准差距离,判断其是否为异常值。
    • IQR(四分位距):基于数据分布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检测异常点。
  •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

    • 孤立森林 (Isolation Forest):一种基于决策树的无监督学习方法,通过随机选择特征和划分区间,识别孤立点作为异常值。
    • DBSCAN: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低密度区域中的点可以被认为是异常点。
2. 异常值对模型的影响与处理方法

异常值 对时间序列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

  • 删除异常值:适用于异常点占比较小的情况。
  • 插值替换:使用前后正常点的均值或线性插值代替异常值。
  • 平滑方法:使用移动平均等平滑技术处理异常点。
3. 时间序列中的数据缺失处理

时间序列中的数据缺失是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包括:

  • 前向填充 (forward fill):用前一个时间点的值填充缺失点。
  • 线性插值 (linear interpolation):根据前后数据点线性插值填充缺失值。
  • 回归插值:基于周围数据点拟合模型,预测缺失值。
二、实战案例

我们将使用 pandasscikit-learn 库来处理一个时间序列数据集中的异常值和缺失值,检测异常值并处理缺失数据。

1. 数据生成与异常点/缺失点插入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IsolationForest
from sklearn.impute import SimpleImputer# 生成模拟的时间序列数据
np.random.seed(42)
n_obs = 200
time = pd.date_range(start='2000-01-01', periods=n_obs, freq='M')
data = 0.5 * np.arange(n_obs) + np.random.normal(0, 1, n_obs)# 插入一些异常值
data[20] = 50
data[150] = -30# 插入一些缺失值
data[40:45] = np.nan# 创建数据框
ts_data = pd.DataFrame({'Date': time, 'Value': data})
ts_data.set_index('Date', inplace=True)# 绘制原始时间序列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plot(ts_data['Value'], label='Original Data')
plt.title('Time Series with Anomalies and Missing Values')
plt.legend()
plt.show()

代码解释:

  • 我们生成了一个带有线性趋势的模拟时间序列,并手动插入两个异常点和一段连续的缺失数据。

结果输出:

2. 异常检测
### 异常检测:基于 Z-score 的统计方法
z_scores = np.abs(stats.zscore(ts_data['Value'].dropna()))
threshold = 3  # 设定Z-score阈值
anomalies_zscore = np.where(z_scores > threshold)[0]# 绘制异常点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plot(ts_data['Value'], label='Original Data')
plt.scatter(ts_data.iloc[anomalies_zscore].index, ts_data.iloc[anomalies_zscore]['Value'], color='red', label='Anomalies (Z-score)')
plt.title('Anomaly Detection using Z-score')
plt.legend()
plt.show()### 异常检测:基于孤立森林的方法
iso_forest = IsolationForest(contamination=0.02, random_state=42)
ts_data['anomaly'] = iso_forest.fit_predict(ts_data[['Value']].fillna(0))
anomalies_iso = ts_data[ts_data['anomaly'] == -1]# 绘制孤立森林检测出的异常点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plot(ts_data['Value'], label='Original Data')
plt.scatter(anomalies_iso.index, anomalies_iso['Value'], color='red', label='Anomalies (Isolation Forest)')
plt.title('Anomaly Detection using Isolation Forest')
plt.legend()
plt.show()

代码解释:

  • Z-score 方法:计算每个数据点的 Z-score 并检测异常点。Z-score 大于设定阈值(3)的点被认为是异常值。
  • 孤立森林:使用 IsolationForest 模型进行异常检测,输出异常点的位置。

结果输出:

3. 数据缺失处理
### 数据缺失处理
# 使用前向填充处理缺失值
ts_data_ffill = ts_data['Value'].fillna(method='ffill')# 使用线性插值处理缺失值
ts_data_interpolate = ts_data['Value'].interpolate()# 使用均值插值处理缺失值
imputer = SimpleImputer(strategy='mean')
ts_data_mean_impute = pd.Series(imputer.fit_transform(ts_data[['Value']]).flatten(), index=ts_data.index)

代码解释:

  • 前向填充:使用 fillna(method='ffill') 用前一个有效值填充缺失点。
  • 线性插值:使用 interpolate() 方法进行线性插值,估计缺失值。
  • 均值插值:使用 SimpleImputer 进行均值填充处理缺失值。
4. 可视化
# 绘制不同缺失值处理方法的效果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plot(ts_data['Value'], label='Original Data with Missing Values')
plt.plot(ts_data_ffill, label='Forward Fill', linestyle='--')
plt.plot(ts_data_interpolate, label='Linear Interpolation', linestyle='--')
plt.plot(ts_data_mean_impute, label='Mean Imputation', linestyle='--')
plt.title('Handling Missing Data in Time Series')
plt.legend()
plt.show()

代码解释:

  • 对比 Z-score 和孤立森林方法检测出的异常点,并可视化不同缺失值处理方法的效果。

结果输出:

三、结果分析
  1. 异常检测结果

    • Z-score 方法:识别出两个异常点,分别在索引 20 和 150 处。Z-score 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离群点,但其依赖于全局分布,因此不适用于局部异常检测。
    • 孤立森林方法:同样检测出了这两个异常点,孤立森林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不依赖于全局分布,可以有效处理复杂的异常检测任务。
  2. 缺失值处理结果

    • 前向填充:使用最近的非空值填充缺失点,适用于短期数据缺失但不适合长期缺失。
    • 线性插值:根据前后的值进行线性估计,适用于平滑的时间序列数据。
    • 均值插值:使用全局均值进行填充,简单但可能会降低模型的精度。
四、总结

通过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检测时间序列中的异常值,并通过多种插值技术处理缺失数据。基于异常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决定是删除异常点还是进行插值处理。缺失值的处理方式应根据具体业务场景选择,线性插值通常能提供更平滑的补全结果,而前向填充适用于快速波动的数据。


http://www.mrgr.cn/news/25724.html

相关文章:

  • Stable Diffusion绘画 | ControlNet应用-Tile(分块)—tile_resample(分块-重采样)
  • 无人机视角的道路损害数据集,2400张图像,包括纵向裂缝(LC)、横向裂缝(TC)、鳄鱼裂缝(AC)、斜裂(OC)、修补(RP)和坑洞(PH),共2.3GB
  • 智慧工地数据集-可移动生产要素检测与分割
  • EmguCV学习笔记 C# 11.6 图像分割
  • 产品经理学习笔记
  • Django 安装指南
  • 大厂校招:星宸科技嵌入式面试及参考答案(5万字长文)
  • MATLAB | R2024b更新了哪些好玩的东西?
  • Java 每日一刊(第5期):变量守护者
  • 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异或问题求解-学习篇
  • 在麒麟系统 v10 SP3 上运行自带的 MariaDB
  • 低代码平台中脚本引擎Nashorn的应用
  • 开源PHP家谱应用Webtrees简介
  • 抖音微信超火国庆节国旗头像生成源码
  • Android源码下的4对KEY
  • 深度学习自编码器 - 引言篇
  • 4.2.函数指针与typedef
  • C#开发基础之使用四种流行的数据库访问技术ADO.NET、Dapper、EF Core 和 SqlSugar 连接 SQL Server
  • 大数据安全之Kerberos
  • YoloV10改进策略:Block改进|PromptIR(NIPS‘2023)|轻量高效,即插即用|(适用于分类、分割、检测等多种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