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树状数组C/C++实现

目录

树状数组简介

基本原理

特点

核心操作

算法实现

单点更新

区间求和

应用场景

 树状数组的主要操作

C/C++实现

1. 单点更新

2. 区间求和


树状数组简介

树状数组,也称为二叉索引树或Fenwick树,是一种用于处理数据序列的高效数据结构,特别适合于区间查询和更新操作。它通过构建一个类似二叉树的结构来减少查询和更新的时间复杂度,使得单点更新和区间查询的时间复杂度都降低到 O(\log n)。

树状数组(Binary Indexed Tree,简称BIT或Fenwick Tree)是一种用于高效处理数据序列的算法数据结构。它能够支持两个主要操作:单点更新和区间求和,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能达到 O(\log n),其中 n 是数据序列的长度。树状数组非常适合处理那些需要频繁更新和查询区间和的问题。

基本原理

树状数组的核心思想是将数据序列映射到一棵二叉树中,这棵树并不是普通的二叉树,而是一棵完全二叉树,并且每个节点的值表示从该节点到叶子节点的区间和。通过这棵二叉树,我们可以快速地计算出任意区间的和。

特点

1. 高效性:树状数组可以快速地进行区间求和和单点更新操作。
2. 空间优化:相比于线段树,树状数组的空间复杂度更低,只需要一个大小为 n+1的数组。
3. 简单性:相比于线段树,树状数组的实现更为简单。

核心操作

1. 单点更新:将序列中的第 i 个元素增加 Delta。
2. 区间求和:计算序列中从第 l 个元素到第 r 个元素的和。

算法实现

树状数组的实现依赖于一个核心技巧:对于数组中的任意位置 i,可以通过 i的二进制表示找到所有大于 i 的最小二进制单位(即找到所有大于 i 的 2^k,其中 k 是 i 的二进制表示中最低位的1)。

单点更新

对于数组中的第 i 个元素,要增加 Delta,就需要从 i 开始,逐个加上 Delta,直到 n+1。

区间求和

对于求区间 [l, r] 的和,可以先求 1 到 r 的和,然后减去 1 到 l-1 的和。

应用场景

树状数组在算法竞赛和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例如:

1. 动态逆序对:在给定一个数组,每次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个元素的值,求最终数组中逆序对的数量。
2. 区间修改:在某些问题中,需要对数组的某个区间进行修改,然后查询修改后的数组信息。
3. 图的最短路径问题:在某些图算法中,树状数组可以用来优化查询和更新操作。

树状数组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数据结构,理解并掌握它对于解决复杂问题非常有帮助。


 树状数组的主要操作

1. 单点更新:对序列中的某个元素进行更新。
2. 区间求和:计算序列中某一段区间的元素和。

C/C++实现

1. 单点更新

单点更新操作是将序列中索引为 i 的元素增加一个值 delta。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BIT {
private:vector<int> tree;int n;int lowbit(int x) {return x & (-x);}public:BIT(int size) : n(size), tree(size + 1, 0) {}void update(int i, int delta) {while (i <= n) {tree[i] += delta;i += lowbit(i);}}
};
2. 区间求和

区间求和操作是计算序列中从索引 `l` 到 `r` 的元素和。

int query(int r) {int sum = 0;while (r > 0) {sum += tree[r];r -= lowbit(r);}return sum;}int range_query(int l, int r) {return query(r) - query(l - 1);}
};int main() {BIT bit(10);bit.update(3, 5);bit.update(4, 3);cout << "Sum from 1 to 4: " << bit.range_query(1, 4) << endl; // 输出 8return 0;
}

树状数组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据结构,特别适用于处理区间更新和查询问题。通过上述代码,你可以在C/C++中实现树状数组的基本操作。这种数据结构在算法竞赛和实际应用中都非常有用,例如在处理动态规划问题中的优化、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等。

希望这篇博客能帮助大家理解并实现树状数组。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私信我。
 


http://www.mrgr.cn/news/17312.html

相关文章:

  • ACL学习笔记
  • vue , 微信小程序 , uni-app绑定变量属性
  • 解决Linux安装epel源提示没有可用安装包
  • openGuass之CTE Reuse
  • scrapy 爬取微博(一)【最新超详细解析】:创建微博爬取工程
  • 003.精读《MapReduce: Simplifi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s》
  • Promise 工具箱:手写实现静态方法的完全指南
  • Mysql性能优化之自适应索引
  • 计算之魂:持续于正确的因果链(一)
  • MySQL 锁
  • 常见的锁策略
  • 自学数据结构的网站
  • 安全入门day.03
  • AcWing 282. 石子合并
  • Codeforces Round 969 (Div. 2) ABCD
  • 半导体芯闻--20240901
  • 关键点检测(6)——yolov8-neck的搭建
  • python源码 PBOCMaster MAC的计算函数及计算过程 2des
  • JavaWeb JavaScript ⑩ 日程管理 第一期
  • 【研发日记】吃透新能源充电协议(一)——GB27930实例报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