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时钟域处理
FPGA时钟域处理
文章目录
- FPGA时钟域处理
- 前言
- 一、时钟域的管理
- 1 时钟资源
- 二、跨时钟域设计
- 1.1 单bit信号跨时钟域
- 1.1.1 慢到快
- 1.1.2 快到慢
- 1.1.3 慢到快
- 1.2 多bit(这里指简单的多个控制信号)
- 三、时钟域区域划分
- 四 使用衍生时钟的注意事项
- 4.1 原则1
- 4.2原则2
- 4.3 原则3
- 总结
前言
FPGA在代码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不同功能会有不同的时钟域,在设计构思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框图中的时钟域划分。一般都是多时钟域设计
一、时钟域的管理
一般外部时钟从FPGA的专用时钟引脚引入后都会做PLL处理。
- 方便静态时序分析
- 会自动生成衍生时钟约束
1 时钟资源
包含以下资源:
时钟生成块:可以用这个来生成不同的时钟。
全局时钟(使用的时候用原语):用这个来将外部输入的时钟进行原语处理,时钟缓存来驱动全局时钟网络。全局时钟(BUFG)和区域时钟(BUFR)的区别 : 全局可以对所有IO口提供驱动时钟,区域只能对一片区域提共时钟。
如果需要一个时钟信号被广泛分配到FPGA内多个地方,BUFG是最佳选择,因为它能够最小化时钟偏斜并保持时钟信号的稳定。而当设计可以局部化到FPGA的特定区域,且该区域需要独立的时钟信号时,BUFR或BUFH(另一种区域时钟缓冲器)是合适的选择。BUFR特别适用于需要在较宽区域内但不是全芯片范围内分配时钟的情况,尤其是当需要对时钟信号进行分频时。BUFR非常适合需要时钟域交叉或串并转换的源同步应用,并且相比BUFG,BUFR在skew和功耗方面更小,这在源同步设计中非常关键
以下说明PLL和MMCM的区别:
时钟使用的选择:
PLL和MMCM的区别:MMCM精确的相位可调;但是PLL使用面积小
(后期再专门出一期怎么使用)
二、跨时钟域设计
1.1 单bit信号跨时钟域
1.1.1 慢到快
打两拍处理。
需要注意:
- 发送端和第一拍之间不能有组合逻辑:因为组合逻辑是毛刺产生的关键,如果产生毛刺会直接传递给同步器。
- 同步器中的寄存器之间(除了第二拍的寄存器输出)只能有一个扇出。(只要同步器之间处于相同时钟域,那么两者之间是可以有组合逻辑的,这里要区别与发送和接受之间,同步器内寄存器之间)
1.1.2 快到慢
信号展宽1.5倍或者两倍以上。如果是快速变化的单bit,则会有问题
1.1.3 慢到快
边沿检测
1.2 多bit(这里指简单的多个控制信号)
多bit 融合:
分为两种多比特融合:
同步有效:则多比特融合成1bit,再用1bit来跨时钟域
有流水:先多比特融合,再根据时序来调整同步后的输出(如加一个寄存器缓存输出)
多周期路径:
再发送数据的时候,配上一个同步的控制信号,数据和控制信号同时发送,同步控制信号再经过同步器同步之后,使用这个控制信号来加载数据。
FIFO
三、时钟域区域划分
最好的是一个模块中只有一个时钟域,模块之间用同步器隔离开。那么只需要在外部去设定伪路径,这样就很简单了。
四 使用衍生时钟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衍生时钟或者对衍生时钟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原则1
不要使用行波和门控时钟,要使用时钟使能或PLL
时钟使能的n分频,使能还是有原始时钟来驱动。PLL的输出是由限制的,如果使用时钟使能,将随意分频,因为其本身还是有原始时钟驱动,所以不会有任何其他毛病。
4.2原则2
跨时钟域都设置为伪路径
4.3 原则3
使用使用控制模块(函数)来进行时钟管理,不要使用组合逻辑。
因为组合逻辑容易产生毛刺。如果要进行时钟管理,使用的组合逻辑超过一个LUT,那么就可能产生毛刺。
但是,只使用一个LUT进行时钟操作,比如只对衍射时钟进行一个反转,就可以用一个LUT实现,就不会有毛刺
此外,对于使用一个LUT的情况,也需要注意,如果这个LUT是多输入的,如果两个都在变,也会有毛刺,那么需要将其中一个输入保持不变。
总结
总体起来说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知识点,时钟资源有哪些,跨时钟域的处理。另外就是需要考虑对时钟本身的处理需要考虑的处理技巧,如分频,时钟的反转或者倍频调整(尽量还是用pll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