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opencv图像处理之指纹验证

一、简介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安全、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指纹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佼佼者,因其独特性和稳定性,成为了众多应用场景的首选。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如何利用 OpenCV 库实现一个简单的指纹识别系统,并详细解读相关代码。

二、具体案例实现

本例是将src1和src2与模板model进行匹配的一个代码实现

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cv2
def cv_show(name, img):cv2.imshow(name, img)cv2.waitKey(0)
def verification(src, model):# 创建SIFT特征提取器sift = cv2.SIFT_create()# 检测关键点和计算描述符(特征向量) 源图像kp1, des1 = sift.detectAndCompute(src, None)     # 第二个参数:掩膜# 检测关键点和计算描述符 模板图像kp2, des2 = sift.detectAndCompute(model, None)# 创建FLANN匹配器flann = cv2.FlannBasedMatcher()# 使用k近邻匹配(des1中的每个描述符与des2中的最近两个描述符进行匹配)matches = flann.knnMatch(des1, des2, k=2)
# distance:匹配的特征点描述符的欧式距离,数值越小也就说明俩个特征点越相近。
# queryIdx:测试图像的特征点描述符的下标(第几个特征点描述符),同时也是描述符对应特征点的下标。
# trainIdx:样本图像的特征点描述符下标, 同时也是描述符对应特征点的下标。# 进行比较筛选ok = []for m, n in matches:#m是最接近点的匹配结果,n是次接近点的匹配结果# 根据Lowe's比率测试,选择最佳匹配if m.distance < 0.8 * n.distance:ok.append(m)# 统计通过筛选的匹配数量num = len(ok)if num >= 500:result = "认证通过"else:result = "认证失败"return result
if __name__ == "__main__":src1 = cv2.imread("src1.BMP")cv_show('src1', src1)src2 = cv2.imread("src2.BMP")cv_show('src2', src2)model = cv2.imread("model.BMP")cv_show('model', model)result1= verification(src1, model)result2= verification(src2, model)print("src1验证结果为:", result1)print("src2验证结果为:", result2)

1. 图像显示函数

def cv_show(name, img):cv2.imshow(name, img)cv2.waitKey(0)

这个函数的作用是使用 OpenCV 的imshow函数显示图像,并通过waitKey(0)等待用户按下任意键后关闭图像窗口。name参数是窗口的名称,img参数是要显示的图像数据

2. 指纹验证函数

def verification(src, model):# 创建SIFT特征提取器sift = cv2.SIFT_create()# 检测关键点和计算描述符(特征向量) 源图像kp1, des1 = sift.detectAndCompute(src, None)     # 第二个参数:掩膜# 检测关键点和计算描述符 模板图像kp2, des2 = sift.detectAndCompute(model, None)# 创建FLANN匹配器flann = cv2.FlannBasedMatcher()# 使用k近邻匹配(des1中的每个描述符与des2中的最近两个描述符进行匹配)matches = flann.knnMatch(des1, des2, k=2)
# distance:匹配的特征点描述符的欧式距离,数值越小也就说明俩个特征点越相近。
# queryIdx:测试图像的特征点描述符的下标(第几个特征点描述符),同时也是描述符对应特征点的下标。
# trainIdx:样本图像的特征点描述符下标, 同时也是描述符对应特征点的下标。# 进行比较筛选ok = []for m, n in matches:#m是最接近点的匹配结果,n是次接近点的匹配结果# 根据Lowe's比率测试,选择最佳匹配if m.distance < 0.8 * n.distance:ok.append(m)# 统计通过筛选的匹配数量num = len(ok)if num >= 500:result = "认证通过"else:result = "认证失败"return result

首先,创建 SIFT 特征提取器对象sift。

然后,分别对输入的待验证指纹图像src和模板指纹图像model使用sift.detectAndCompute方法检测关键点并计算描述符。detectAndCompute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图像,第二个参数是掩膜(这里设为None)。

接着,创建 FLANN 匹配器对象flann,并使用flann.knnMatch方法对两个图像的描述符进行匹配,k=2表示为每个描述符找到两个最近的匹配。

之后,通过遍历匹配结果,根据 Lowe's 比率测试(即m.distance < 0.8 * n.distance)筛选出最佳匹配点,存入ok列表。

最后,统计ok列表的长度,即匹配点的数量。如果数量大于等于 500,则认为认证通过,返回 "认证通过";否则返回 "认证

3. 主函数

if __name__ == "__main__":src1 = cv2.imread("src1.BMP")cv_show('src1', src1)src2 = cv2.imread("src2.BMP")cv_show('src2', src2)model = cv2.imread("model.BMP")cv_show('model', model)result1= verification(src1, model)result2= verification(src2, model)print("src1验证结果为:", result1)print("src2验证结果为:", result2)

在主函数中,首先使用cv2.imread函数读取三张图像,分别是src1.BMP、src2.BMP(待验证指纹图像)和model.BMP(模板指纹图像)。然后使用cv_show函数依次显示这三张图像。接着,分别对src1和src2调用verification函数进行指纹验证,并将结果存储在result1和result2中。最后,打印出两个待验证指纹图像的验证结果。

4、运行结果

三、总结

通过上述代码,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基于 OpenCV 的简单指纹验证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根据指纹图像的特征匹配情况判断指纹是否匹配。然而,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可以优化和改进的地方。例如,指纹图像的预处理(如去噪、增强对比度等)可以进一步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性;调整匹配算法的参数或尝试其他更先进的匹配算法,可以提高匹配的精度和效率。希望本文的介绍和代码示例能够帮助你对 OpenCV 指纹验证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期待你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将指纹验证技术应用到更多有价值的场景中。

 

 

 

 


http://www.mrgr.cn/news/96488.html

相关文章:

  • Java EE(18)——网络原理——应用层HTTP协议
  • leetcode 28 Find the Index of the First Occurrence in a String
  • Jmeter的压测使用
  • 从PDF到精准答案:Coze助力RAGFlow框架提升数据召回率
  • 源码刨析与插入实现:RBT比AVL强在何处?
  • SpringBoot实现RBAC权限校验模型
  • C++进阶——位图+布隆过滤器+海量数据处理
  •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专题3-列表法-提升2
  • 3.27学习总结 爬虫+二维数组+Object类常用方法
  • RocketMQ - 从消息可靠传输谈高可用
  • 在Qt中判断输入的js脚本是否只包含函数
  • fluent_UDF学习笔记
  • 横扫SQL面试——连续性登录问题
  • 在bootstrap下实现万年历
  • Muduo网络库实现 [二] - Buffer模块
  • 基于自定义注解+反射+AOP+Redis的通用开关设计:在投行交易与风控系统的落地实践
  • SpringBoot 概述
  • Dubbo分布式开发框架
  • 机器学习课程
  • 深入解析音频:格式、同步及封装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