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分布式互斥锁优化数据库压力:从基础到高级优化

分布式互斥锁优化数据库压力:从基础到高级优化

在高并发系统中,缓存击穿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防止多个请求同时穿透缓存访问数据库,分布式锁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随着系统复杂度和并发量的增加,简单的锁机制可能不足以应对所有场景。本博客将介绍从基础的分布式锁到更为高级的优化策略,包括双重判定锁、tryLock 以及分布式锁分片,帮助你更好地优化数据库压力。

1. 基础方案:使用分布式锁防止缓存击穿

缓存击穿会导致大量请求同时访问数据库,造成后端存储系统的压力骤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布式锁可以控制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请求可以访问数据库,其他请求则等待锁的释放。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防止了缓存击穿问题。

示例伪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selectTrain(String id) {String cacheData = cache.get(id);if (StrUtil.isBlank(cacheData)) {Lock lock = getLock(id);lock.lock();try {String dbData = trainMapper.selectId(id);if (StrUtil.isNotBlank(dbData)) {cache.set(id, dbData);cacheData = dbData;}} finally {lock.unlock();}}return cacheData;
}

这一基础方案虽然简单,但已经能够大幅降低数据库的并发访问量,避免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崩溃。

2. 优化方案:双重判定锁提高效率

在极端高并发场景中,大量请求同时获取分布式锁,仍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数据库访问。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双重判定锁来进一步优化性能。在获取锁后,再次检查缓存中是否已经存在数据。如果数据已经存在,则无需再进行数据库查询。

双重判定锁的伪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selectTrain(String id) {String cacheData = cache.get(id);if (StrUtil.isBlank(cacheData)) {Lock lock = getLock(id);lock.lock();try {cacheData = cache.get(id);if (StrUtil.isBlank(cacheData)) {String dbData = trainMapper.selectId(id);if (StrUtil.isNotBlank(dbData)) {cache.set(id, dbData);cacheData = dbData;}}} finally {lock.unlock();}}return cacheData;
}

通过这种双重检查机制,可以显著减少对数据库的重复查询,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

3. 高并发场景下的快速失败策略:tryLock

在秒杀活动等极端高并发场景中,传统锁机制可能导致请求长时间阻塞,影响用户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tryLock机制。当请求无法立即获取锁时,直接返回失败,而不是阻塞等待。

tryLock 的伪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selectTrain(String id) {String cacheData = cache.get(id);if (StrUtil.isBlank(cacheData)) {Lock lock = getLock(id);if (!lock.tryLock())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当前访问人数过多,请稍候再试...");}try {String dbData = trainMapper.selectId(id);if (StrUtil.isNotBlank(dbData)) {cache.set(id, dbData);cacheData = dbData;}} finally {lock.unlock();}}return cacheData;
}

这种快速失败策略让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极端高并发的挑战,避免长时间的请求阻塞和资源浪费。

4. 高级优化:分布式锁分片提升并发能力

分布式锁分片是一种更为高级的优化手段。通过将锁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片(如按用户ID取模),多个线程可以同时操作不同的分片,从而大幅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分片锁机制的伪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selectTrain(String id, String userId) {String cacheData = cache.get(id);if (StrUtil.isBlank(cacheData)) {int idx = Math.abs(userId.hashCode()) % 10;Lock lock = getLock(id + idx);lock.lock();try {cacheData = cache.get(id);if (StrUtil.isBlank(cacheData)) {String dbData = trainMapper.selectId(id);if (StrUtil.isNotBlank(dbData)) {cache.set(id, dbData);cacheData = dbData;}}} finally {lock.unlock();}}return cacheData;
}

通过分布式锁分片,可以让多个请求并行处理,大大提升系统的吞吐量。

结论

分布式锁在防止缓存击穿、降低数据库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同场景下的优化需求各异。本文介绍的双重判定锁、tryLock、以及分布式锁分片策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高并发场景。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这些策略,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优化用户体验。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和系统特点,灵活调整锁机制,是确保高并发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http://www.mrgr.cn/news/4597.html

相关文章:

  • VBA技术资料MF184:图片导入Word添加说明文字设置格式
  • 【排序篇】实现快速排序的三种方法
  • HTML静态网页成品作业(HTML+CSS)——非遗昆曲介绍设计制作(1个页面)
  • 通过拖拽添加dom和一些属性
  • XSS Game闯关
  • 【Python】SQLAlchemy:快速上手
  • KKView远程Microsoft Remote Desktop
  • el-table 表格自定义添加表格数据后自动滚动到最底部
  • 网络 通信
  • 搜维尔科技:【研究】Haption Virtuose外科手术触觉视觉学习系统的开发和评估
  • 数据结构-链表
  • 后端开发刷题 | 合并两个排序的链表
  • AI模拟器
  • hive4.0.0部署以及与MySQL8.4连接
  • 【MySQL】查询进阶
  • zyx青岛实训day 29 8/15 (python脚本使数据库读写分离,mysql主从开机自动同步,python操作数据库,MyCat插件的学习)
  • Java List 转map,分组,排序
  • 【微服务】SpringCloud 1-9章
  • 46.x86游戏实战-DXX封包实现进入地图房间
  • 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