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分析师知识点二:经济管理
前言
今年报考了11月份的软考高级:系统分析师。
考试时间为:11月9日。
倒计时:35天。
目标:优先应试,其次学习,再次实践。
复习计划第一阶段:扫平基础知识点,仅抽取有用信息,可有缺失,但得过眼。
第二章上:经济管理
2.1 - 2.6
内容总结
2.1 会计常识
- 会计定义:记录、分类、汇总、计量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的财务数据。
- 会计过程:原始凭证记录、会计科目分类汇总、会计政策与估计计量、财务报告。
- 上市公司会计责任:董事会负责,披露财务报告是法定义务。
2.2 会计报表
-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公式:资产 = 负债 + 股东权益。
- 利润表与利润分配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包括营业收入、成本、税金等。
2.3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
- 组织结构模式:U型(直线职能制)、M型(事业部制)、矩阵制、H型(控股公司制)、模拟分权、团队型、网络型。
-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任务目标、分工协作、统一指挥、合理管理幅度、责权对等、集权与分权、执行与监督分设、协调有效。
2.4 业绩评价
- 成本中心:考核成本和费用,分为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
- 利润中心:考核利润,包括自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
- 投资中心:考核利润和资产,使用投资报酬率(ROI)和剩余收益(RI)评价。
2.5 企业文化管理
- 企业文化内容: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
- 企业文化作用: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调适、辐射。
2.6 IT审计相关常识
- IT审计定义: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进行的检查与评价。
- IT审计内容:IT治理、系统生命周期管理、IT服务交付与支持、信息资产保护、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
- IT审计程序:准备阶段(了解和计划)、实施阶段(了解、描述、测试)、报告阶段(整理、评价、报告)。
- IT审计方法与工具:面谈、问卷调查、系统评审会、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通用审计软件包、测试用例法、源代码和文档分析。
- IT审计重点环节:数据环节、内部控制环节、数据传输转移环节。
不常见概念
-
会计估计:对财务报告中不确定事项的预测和估计,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
U型结构: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纵向一体化职能结构,特点是集中管理和统一指挥。
-
M型结构:事业部制结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分离,各事业部半自主经营。
-
矩阵制结构:既有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成员接受双重领导。
-
H型结构:多个法人实体集合的母子体制,子公司保持独立性,主要靠产权纽带连接。
-
模拟分权结构:介于U型和M型之间的结构,高层将部分权力分给开发单位,以调动积极性。
-
团队型结构:以自我管理团队为基本单位,强调自主管理、信息直接沟通和团队责任。
-
网络型结构: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组成的联合体,通过多边联系和合作完成共同目标。
-
系统生命周期管理:涉及系统的开发、采购、测试、实施、维护和配置,以实现组织目标。
写在最后
以上均为粗看教程的总结,目的不是为了百分之百准确,而是为了过手过脑,有所印象。
但是如有发现谬误,感谢各位随时指出。
– 欢迎点赞、关注、转发、收藏【我码玄黄】,各大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