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IPv4与TCP数据包结构解析

网络数据包是网络通信中传输的基本单位,它们在不同层次的协议栈中具有不同的结构。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数据包结构模板,以IPv4协议和TCP协议为例:

  1. 以太网数据包头部目的MAC地址 (6 bytes):接收方的硬件地址。源MAC地址 (6 bytes):发送方的硬件地址。类型字段 (2 bytes):指示上层协议,如0x0800表示IP协议。
  2. IP 数据报头部(IPv4)版本 (4 bits):当前为4,表示IPv4。头部长度 (4 bits):以32位字为单位,最小值为5(即20字节头部)。服务类型 (8 bits):定义了优先权、延迟、吞吐量和可靠性。总长度 (16 bits):整个IP数据报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标识 (16 bits):唯一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个数据报。标志 (3 bits):用于分片和重组。片段偏移 (13 bits):指示数据报中数据的起始位置。生存时间 (TTL,8 bits):数据报在网络中可以经过的最多跳数。协议 (8 bits):指示上层的协议类型,如TCP或UDP。头部校验和 (16 bits):校验和,用于检测头部的错误。源IP地址 (32 bits):发送方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 (32 bits):接收方的IP地址。. 3. TCP 段头部源端口号 (16 bits):发送方的端口号。目的端口号 (16 bits):接收方的端口号。序列号 (32 bits):用于数据重组。确认序列号 (32 bits):用于确认接收的数据。数据偏移 (4 bits):指示TCP头部的长度。保留字段 (6 bits):保留未用。标志字段 (6 bits):包括ACK、SYN、FIN等标志。窗口 (16 bits):用于流量控制。校验和 (16 bits):用于错误检测。紧急指针 (16 bits):用于紧急数据。
  3. 数据部分应用层数据:具体应用层协议的数据。

http://www.mrgr.cn/news/40547.html

相关文章:

  • 计算机视觉(CV)技术的优势和挑战
  • 2024北京市赛 A.不要玩弄字符串
  • 【DCGAN 生成漫画头像】
  • 拥抱可持续创新,数据驱动未来——The Open Group 2024生态系统架构·可持续发展年度大会盛情邀约
  • ubuntu 24.04如何分配内存
  • 对个人来说,炒股有赚钱的吗,个人炒股真能赚到钱吗
  • TIM(Timer)定时器的原理
  • C语言进阶【8】--联合体和枚举(联合体和枚举这么好用,你不想了解一下吗?)
  • 为啥数据需转换成tensor才能参与后续建模训练
  • 基于JAVA+SpringBoot+Vue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 力扣10.1
  • 点可云ERP进销存V8版本—其他入库单的操作使用及各单据状态说明
  • 社区医院信息管理:SpringBoot开发指南
  • 书生大模型全链路开源开放体系
  • Spring中bean对象带参数注入的三种方式以及Spring框架找不到bean xml:FileNotFoundException问题
  • Python程序转exe后去除命令行窗口的方法
  •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的标签平滑(Label Smoothing)
  • SysML案例-停车场
  • 每日论文9-00JSSC MOS变容管在射频压控振荡器中的应用
  • 线程池:线程池的实现 | 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