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从小IPD到大IPD

IPD体系实施或变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业界经常有从“小IPD”到“大IPD”的说法。 像华为当年就是从“产品开发流程”开始推行,就是小范围的“小IPD”,后面逐步扩大为“大IPD”,如下图所示:

华为当时的“大IPD”还包括前端的市场管理(MM)体系,即基于MM的SP/BP战略管理体系(包括产品路标开发)、项目任务书开发流程(CDP)。后面SP/BP战略管理流程归到了DSTE战略管理体系,并导入了BLM模型,而产品路标开发(RDP)流程保留在IPD体系中。

从整体上,IPD可以划分为小IPD、大IPD、广义的IPD体系三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小IPD”围绕产品开发、技术开发与预研来展开,包括支撑的研发项目管理,可以理解为产品与技术实现体系;“大IPD”即完整的IPD体系,从前端的需求管理、产品规划与技术规划、项目任务书开发,到后端的研发实现体系与生命周期管理,加上组织、人才、变革及优化保障系统;广义的IPD体系,按照IBM提出的IPD整体框架,包括MM(市场管理)体系、IPD管理体系两大部分。其中MM体系划分为MM-SP、MM-BP、MM-CDP流程、围绕产品线的运营及监控管理。我们现在在很多资料上看到的IPD框架,很多就是是广义的IPD体系框架,如IPD三大主流程的框架:

根据长期的IPD研究与咨询实践,汉捷咨询把系统化的IPD体系,即“大IPD”体系,划分为3大领域或子系统,即IPD前端-需求与规划、IPD后端-研发与支撑、IPD保障-组织/人才/变革优化,并细分为13个模块,如下图:

在汉捷咨询帮助推行IPD的众多企业中,IPD体系导入时,一般围绕“小IPD”的主要模块,适当扩充到“大IPD”的部分模块,大概选择6个左右模块,作为IPD变革第一期的实施内容,这样既能够保障系统化运行,又不至于内容过多导致实施难度过大。IPD导入后一年左右就能产生明显效果,然后再逐步扩大范围,最终实现“大IPD”体系全面、高效运行,取得IPD变革的巨大成功!

正所谓,做大事,要用大流程、大体系!


http://www.mrgr.cn/news/39932.html

相关文章:

  • 【2024工业3D异常检测文献】CMDIAD: 基于跨模态蒸馏驱动的多模态工业异常检测
  • 6个Android ANR面试题和优化方案
  • 33 指针与数组:数组名与指针的关系、使用指针遍历数组、数组指针、指针数组、字符指针
  • vue3项目如何添加属于自己的 live2d 看板娘 (支持换模型)
  • 论文精读--Two-Stream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Action Recognition in Videos
  • elasticsearch设置账号和密码
  • 沪指最高涨8.78%,遍地涨停
  • 查看 .so 库(共享对象库)的依赖
  • Pyspark DataFrame中Column使用
  • 本篇4K,立志最细,FreeRtos中Queue使用教程与个人理解!!!
  • IPD的核心思想
  • JWT(JSON Web Token)的介绍
  • BEVDet---论文+源码解读
  • UE5蓝图实战:打造自定义摄像机视野控制
  • 二叉树的递归遍历
  • react-问卷星项目(3)
  • 828华为云征文 | 利用FIO工具测试Flexus云服务器X实例存储性能
  • 三款专业的英文文献翻译工具,翻译论文不在话下
  • AI营销小助手Blaze:让一个人干出十个人的活儿!
  • html+css+js实现dialog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