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在大模型应用层面区分对比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和知识库技术

在前文: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基础了解学习与实践》

初步了解实践了RAG技术,后面好多朋友也在沟通聊到了前面大模型另一项技术就是本地知识库方法,之前基于LangChain+本地知识库的方式,可以本地化部署构建自己的问答服务,那么RAG和知识库有啥区别呢?

这里其实我也是懵懂的,查了一下资料,这里简单整理下理解,如有问题欢迎沟通交流:

1. 知识库技术

知识库技术通常是指构建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库,其中存储了大量的知识条目(如事实、规则、概念等)。这些知识条目通常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例如关系数据库、图数据库或知识图谱。知识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可查询的知识源,用户或系统可以通过查询知识库来获取特定的信息。

  • 特点

    • 结构化存储:知识库中的信息通常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便于查询和检索。

    • 静态知识:知识库中的信息通常是静态的,更新频率较低。

    • 精确查询:知识库适合处理精确查询,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查询语句(如SQL)获取所需信息。

2. RAG技术

RAG技术是一种结合了检索和生成的方法,它通过在生成文本之前先从外部知识源(如文档、数据库等)中检索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融入到生成过程中。RAG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外部知识来增强生成模型的输出质量。

  • 特点

    • 动态检索:RAG在生成文本之前会动态地从外部知识源中检索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

    • 生成与检索结合:RAG将检索到的信息与生成模型结合,生成更准确、更丰富的文本。

    • 灵活性:RAG可以处理更复杂的查询和生成任务,因为它不仅依赖于预先存储的知识,还可以根据上下文动态检索和生成。

3. 本质区别

  • 存储方式:知识库通常是结构化的,而RAG中的知识源可以是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

  • 使用方式:知识库主要用于静态查询,而RAG则是在生成过程中动态地检索和利用外部知识。

  • 应用场景:知识库更适合处理精确查询和结构化数据,而RAG更适合处理需要结合外部知识的生成任务,如问答、对话系统等。

虽然知识库和RAG技术都涉及外部知识的利用,但它们在存储方式、使用方式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本质区别。知识库更偏向于静态的、结构化的知识存储和查询,而RAG则是一种动态的、结合检索和生成的技术,更适合处理需要外部知识增强的生成任务。

共同点

  1. 利用外部知识

    • 共同点:两者都依赖于外部知识源来增强模型的性能。无论是知识库还是RAG,外部知识都是提升模型回答质量和准确性的关键。

  2. 提升模型性能

    • 共同点:通过引入外部知识,两者都能显著提升大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如问答、对话生成等。

异同点

1. 存储方式
  • 知识库

    • 存储方式:知识库通常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知识,如关系数据库、图数据库或知识图谱。知识条目通常以键值对、三元组等形式存储。

    • 优点:结构化存储使得知识库易于管理和查询,适合处理精确查询和结构化数据。

    • 缺点:知识库的结构化存储方式限制了其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能力,且更新和维护成本较高。

  • RAG

    • 存储方式:RAG中的知识源可以是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如文档、网页、数据库等。RAG不依赖于特定的存储结构,更注重检索和生成的结合。

    • 优点:RAG能够处理多种类型的知识源,灵活性高,适合处理复杂的生成任务。

    • 缺点:由于知识源的多样性,RAG在检索和融合知识时可能面临信息过载或噪声问题。

2. 使用方式
  • 知识库

    • 使用方式:知识库主要用于静态查询,用户或系统通过特定的查询语句(如SQL)获取所需信息。知识库的查询结果通常是精确的、结构化的。

    • 优点:知识库适合处理精确查询,查询结果准确且可解释性强。

    • 缺点:知识库的查询方式较为固定,难以处理复杂的、需要上下文理解的查询任务。

  • RAG

    • 使用方式:RAG在生成文本之前会动态地从外部知识源中检索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融入到生成过程中。RAG的查询和生成过程是动态的、上下文感知的。

    • 优点:RAG能够处理复杂的生成任务,生成结果更加丰富和准确,适合处理需要结合上下文的任务。

    • 缺点:RAG的动态检索和生成过程可能导致生成结果的不确定性,且检索和生成过程的复杂性增加了系统的计算开销。

3. 应用场景
  • 知识库

    • 应用场景:知识库适合处理需要精确查询和结构化数据的场景,如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系统、专家系统、问答系统等。

    • 优点:知识库在处理精确查询和结构化数据时表现优异,适合需要高准确性和可解释性的应用。

    • 缺点:知识库的应用场景相对有限,难以处理需要动态检索和生成的复杂任务。

  • RAG

    • 应用场景:RAG适合处理需要结合外部知识的生成任务,如问答系统、对话系统、文本生成等。RAG能够动态地检索和生成信息,适合处理复杂的、需要上下文理解的生成任务。

    • 优点:RAG在处理复杂的生成任务时表现优异,生成结果更加丰富和准确,适合需要动态检索和生成的应用。

    • 缺点:RAG的应用场景相对复杂,检索和生成过程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生成结果的不稳定。

总结

  • 知识库

    • 优点:结构化存储、易于管理和查询、适合处理精确查询和结构化数据。

    • 缺点:处理非结构化数据能力有限、更新和维护成本高、难以处理复杂的生成任务。

  • RAG

    • 优点:灵活性高、能够处理多种类型的知识源、适合处理复杂的生成任务。

    • 缺点:检索和生成过程的复杂性、生成结果的不确定性、计算开销较大。

可以看到知识库和RAG技术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知识库更适合处理精确查询和结构化数据,而RAG则更适合处理需要动态检索和生成的复杂生成任务。

整体对比理解来看:知识库和RAG技术都是为了引入外部知识数据来提升模型生成效果的技术,知识库更偏向静态化的数据,且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粗略来理解的话可以把知识库看做是RAG技术的一种简单方式。当然了这些也是我自己片面的理解,因为也是并没有过多接触这些内容,如有问题欢迎留言沟通。


http://www.mrgr.cn/news/36583.html

相关文章:

  • Android 系统增加ro property
  • 基于Dockerfile打包算法镜像
  • vue-i18n在使用$t时提示类型错误
  • Jupyter Neo4j
  • Ansible-使用roles
  • C语言⾃定义类型:结构体
  • mysql数据库:超键、候选键、主键与外键
  • 【GreenHills】使用“gsrec”命令生成二进制文件
  • 什么是秒传,代码
  • 对 AI 产品定价模式的新思考:基于人数 or 工作量?
  •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是一种加密协议,用于在互联网通信中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 SQL优化系列-有索引,为什么查询也这么慢?
  • 25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电流电压检测系统(压力、电压、温度、电流、LCD1602)
  • Qwen2.5 模型使用初体验
  • Linux 学习笔记(十五)—— 基础IO
  • 领导收拾下属的10大阳谋
  • static类型成员函数与变量的调用方法
  • 打卡软件——人脸识别综合实现Pro
  • LLM基础概念:Prompt
  • 【转型必看】Java到AI,程序员的逆袭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