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链路聚合基础笔记

1.定义

  • 链路聚合是把两台设备之间的多条物理链路聚合在一起,当做一条逻辑链路来使用。

2.应用场景

  • 多用在核心层,该层负责数据的高速交换时,容易发生拥塞。

3.作用

  • 链路聚合能够提高链路带宽。理论上,通过聚合几条链路,一个聚合口的带宽可以扩展为所有成员口带宽的总和,这样就有效地增加了逻辑链路的带宽。
  • 链路聚合为网络提供了高可靠性。配置了链路聚合之后,如果一个成员接口发生故障,该成员口的物理链路会把流量切换到另一条成员链路上。
  • 链路聚合还可以在一个聚合口上实现负载均衡,一个聚合口可以把流量分散到多个不同的成员口上,通过成员链路把流量发送到同一个目的地,将网络产生拥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4.工作模式

  • 手动负载均衡模式,手工负载分担模式下,Eth-Trunk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没有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参与。该模式下所有活动链路都参与数据的转发,平均分担流量,因此称为负载分担模式。
  • LACP模式,链路两端的设备相互发送LACP报文,协商聚合参数。协商完成后,两台设备确定活动接口和非活动接口。
  • 两种链路聚合模式的主要区别是:在LACP模式中,一些链路充当备份链路。在手动负载均衡模式中,所有的成员口都处于转发状态。

5.负载分担类型

  • 根据报文的源MAC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 根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 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 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 根据报文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 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 根据报文的VLAN、源物理端口等对L2、IPv4、IPv6和MPLS报文进行增强型负载分担

6.二层基础配置

#  创建Eth-Trunk口interface Eth-Trunk 1 #  进入物理接口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绑定Eth-Trunk口eth-trunk 1

7.三层基础配置

# 创建 eth-trunk口interface eth-trunk 1# 将 eth-trunk口 转换成三层口undo portswitch# 配置 eth-trunk口 地址ip address 100.1.1.1 24# 进入物理口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绑定 eth-trunk口 [RTA-GigabitEthernet0/0/1]eth-trunk 1


http://www.mrgr.cn/news/16522.html

相关文章:

  • PMP–知识卡片--SCQA金字塔表达
  • 【Rust光年纪】深入了解Rust语言库:从异步编程到网络协议实现一网打尽
  • 非 congda 环境 ubuntu 22.04 源码编译安装 pytorch 并初步检查可用性
  • 【计组 | Cache原理】讲透Cache的所有概念与题型方法
  • 【使用 Python 的 Scapy 库解析网络数据包的一般步骤】
  • 独孤思维:自己不认可的项目就是垃圾
  • Context
  • Kimi 化身为你的私人翻译神器
  • 虚拟化设置和虚拟机相关的环境搭建
  • CF C. Candy Store
  • 如何接收请求数据
  • 用Starbound星际边界服务器开服联机
  • 网优学习干货:2.6G仿真操作(2)
  • kerberos 认证流程-理解
  • [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接口对接实例(Java版)
  • 让电脑屏幕保持常亮
  • keil5烧录后不自动复位和Flash Download failed - “Cotex-M3“报错解决
  • 使用python导出Excel表格中的lua配置
  • 掌握EF Core:全方位面试指南,助你从初级到高级轻松晋级
  • C++单例模式与特殊类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