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题目:颜色分类
文章目录
- 题目
- 标题和出处
- 难度
- 题目描述
- 要求
- 示例
- 数据范围
- 进阶
- 前言
- 解法一
- 思路和算法
- 代码
- 复杂度分析
- 解法二
- 思路和算法
- 代码
- 复杂度分析
- 解法三
- 思路和算法
- 代码
- 复杂度分析
- 解法四
- 思路和算法
- 代码
- 复杂度分析
题目
标题和出处
标题:颜色分类
出处:75. 颜色分类
难度
4 级
题目描述
要求
给定一个包含 n \texttt{n} n 个元素的数组 nums \texttt{nums} nums,每个元素是红色、白色或蓝色,原地将元素排序,使得相同颜色的元素相邻,并按照红色、白色和蓝色的顺序排列。
我们使用整数 0 \texttt{0} 0、 1 \texttt{1} 1 和 2 \texttt{2} 2 分别表示红色、白色和蓝色。
要求不使用库的排序函数。
示例
示例 1:
输入: nums = [2,0,2,1,1,0] \texttt{nums = [2,0,2,1,1,0]} nums = [2,0,2,1,1,0]
输出: [0,0,1,1,2,2] \texttt{[0,0,1,1,2,2]} [0,0,1,1,2,2]
示例 2:
输入: nums = [2,0,1] \texttt{nums = [2,0,1]} nums = [2,0,1]
输出: [0,1,2] \texttt{[0,1,2]} [0,1,2]
数据范围
- n = nums.length \texttt{n} = \texttt{nums.length} n=nums.length
- 1 ≤ n ≤ 300 \texttt{1} \le \texttt{n} \le \texttt{300} 1≤n≤300
- nums[i] \texttt{nums[i]} nums[i] 为 0 \texttt{0} 0、 1 \texttt{1} 1 或 2 \texttt{2} 2
进阶
你可以想出一个只遍历数组一次并使用常数空间的算法吗?
前言
这道题是「荷兰国旗问题」,该问题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 Edsger Wybe Dijkstra 提出。
解法一
思路和算法
一种直观的解法是使用计数排序的思想,统计数组 nums \textit{nums} nums 中的元素 0 0 0、 1 1 1 和 2 2 2 的计数,然后根据计数将元素值按照顺序填入数组 nums \textit{nums} nums,即可完成排序。
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void sortColors(int[] nums) {int[] counts = new int[3];for (int num : nums) {counts[num]++;}int n = nums.length;for (int i = 0, j = 0; i < n; i++) {while (counts[j] == 0) {j++;}nums[i] = j;counts[j]--;}}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 O ( n ) O(n) O(n),其中 n n n 是数组 nums \textit{nums} nums 的长度。需要遍历数组两次,分别统计元素的计数和将元素值按照顺序填入数组。
-
空间复杂度: O ( ∣ Σ ∣ ) O(|\Sigma|) O(∣Σ∣),其中 Σ \Sigma Σ 是数组 nums \textit{nums} nums 中的元素集合,这道题中的元素集合只包含 0 0 0、 1 1 1 和 2 2 2, ∣ Σ ∣ = 3 |\Sigma| = 3 ∣Σ∣=3。需要记录每个元素的计数。
解法二
思路和算法
解法一需要维护每个元素的计数。也可以在不维护计数的情况下完成排序,需要使用双指针的思想。
由于数组中的元素只有 0 0 0、 1 1 1 和 2 2 2,因此可以遍历数组两次,第一次遍历时将所有的 0 0 0 交换到数组的最前面,第二次遍历时将所有的 1 1 1 交换到所有的 0 0 0 的后面和所有的 2 2 2 的前面。
用 index \textit{index} index 表示待填入元素的下标,满足 index \textit{index} index 前面的下标位置都已经填入正确的值。初始时 index = 0 \textit{index} = 0 index=0。
第一次遍历时,如果遇到元素 0 0 0,则将遇到的元素 0 0 0 与下标 index \textit{index} index 处的元素交换,然后将 index \textit{index} index 加 1 1 1。第一次遍历结束之后,所有的 0 0 0 都交换到数组的最前面, index \textit{index} index 指向最后一个 0 0 0 的后一个下标位置。
第二次遍历时,如果遇到元素 1 1 1,则将遇到的元素 1 1 1 与下标 index \textit{index} index 处的元素交换,然后将 index \textit{index} index 加 1 1 1。第二次遍历结束之后,所有的 1 1 1 都交换到所有的 0 0 0 的后面和所有的 2 2 2 的前面。排序结束。
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void sortColors(int[] nums) {int n = nums.length;int index = 0;for (int i = 0; i < n; i++) {if (nums[i] == 0) {swap(nums, i, index);index++;}}for (int i = index; i < n; i++) {if (nums[i] == 1) {swap(nums, i, index);index++;}}}public void swap(int[] nums, int index1, int index2) {int temp = nums[index1];nums[index1] = nums[index2];nums[index2] = temp;}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 O ( n ) O(n) O(n),其中 n n n 是数组 nums \textit{nums} nums 的长度。需要遍历数组两次,遍历过程中每次交换元素的时间都是 O ( 1 ) O(1) O(1)。
-
空间复杂度: O ( 1 ) O(1) O(1)。
解法三
思路和算法
解法二需要遍历数组两次。如果使用两个下标分别用于交换两种不同的元素,则可以遍历数组一次完成排序。
使用下标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和 index 1 \textit{index}_1 index1 分别用于交换元素 0 0 0 和元素 1 1 1,初始时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和 index 1 \textit{index}_1 index1 都是 0 0 0。遍历数组的过程中应满足下标 0 0 0 到 index 0 − 1 \textit{index}_0 - 1 index0−1 的元素都是 0 0 0,下标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到 index 1 − 1 \textit{index}_1 - 1 index1−1 的元素都是 1 1 1。对于遍历到的每个元素,执行如下操作。
-
如果遍历到的元素是 1 1 1,则将遇到的元素 1 1 1 与下标 index 1 \textit{index}_1 index1 处的元素交换,然后将 index 1 \textit{index}_1 index1 加 1 1 1。
-
如果遍历到的元素是 0 0 0,则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将遇到的元素 0 0 0 与下标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处的元素交换,交换之后还需要处理已经排序的元素被交换到未排序的部分的情况。用 i i i 表示遍历到的元素下标,需要执行如下操作。
-
将遇到的元素 0 0 0 与下标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处的元素交换。
-
如果 index 0 < index 1 \textit{index}_0 < \textit{index}_1 index0<index1,则原来位于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处的元素是 1 1 1,该元素 1 1 1 被交换到下标 i i i 处,因此需要将下标 i i i 处的元素与下标 index 1 \textit{index}_1 index1 处的元素交换。
-
将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和 index 1 \textit{index}_1 index1 分别加 1 1 1。
-
遍历结束之后,下标 0 0 0 到 index 0 − 1 \textit{index}_0 - 1 index0−1 的元素都是 0 0 0,下标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到 index 1 − 1 \textit{index}_1 - 1 index1−1 的元素都是 1 1 1,下标 index 1 \textit{index}_1 index1 到 n − 1 n - 1 n−1 的元素都是 2 2 2,排序结束。
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void sortColors(int[] nums) {int n = nums.length;int index0 = 0, index1 = 0;for (int i = 0; i < n; i++) {if (nums[i] == 1) {swap(nums, i, index1);index1++;} else if (nums[i] == 0) {swap(nums, i, index0);if (index0 < index1) {swap(nums, i, index1);}index0++;index1++;}}}public void swap(int[] nums, int index1, int index2) {int temp = nums[index1];nums[index1] = nums[index2];nums[index2] = temp;}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 O ( n ) O(n) O(n),其中 n n n 是数组 nums \textit{nums} nums 的长度。需要遍历数组一次,遍历过程中每次交换元素的时间都是 O ( 1 ) O(1) O(1)。
-
空间复杂度: O ( 1 ) O(1) O(1)。
解法四
思路和算法
解法三在遍历的过程中交换元素 0 0 0 和 1 1 1,也可以在遍历的过程中交换元素 0 0 0 和 2 2 2,同样可以遍历数组一次完成排序。
使用下标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和 index 2 \textit{index}_2 index2 分别用于交换元素 0 0 0 和元素 2 2 2,初始时 index 0 = 0 \textit{index}_0 = 0 index0=0, index 2 = n − 1 \textit{index}_2 = n - 1 index2=n−1。遍历数组的过程中应满足下标 0 0 0 到 index 0 − 1 \textit{index}_0 - 1 index0−1 的元素都是 0 0 0,下标 index 2 + 1 \textit{index}_2 + 1 index2+1 到 n − 1 n - 1 n−1 的元素都是 2 2 2。对于遍历到的每个元素,执行如下操作。
-
如果遍历到的元素是 0 0 0,则将遇到的元素 0 0 0 与下标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处的元素交换,然后将 index 0 \textit{index}_0 index0 加 1 1 1,继续遍历下一个元素。
-
如果遍历到的元素是 1 1 1,则不执行任何操作,继续遍历下一个元素。
-
如果遍历到的元素是 2 2 2,则将遇到的元素 2 2 2 与下标 index 2 \textit{index}_2 index2 处的元素交换,然后将 index 2 \textit{index}_2 index2 减 1 1 1。由于在交换元素之后,当前的元素可能变成 0 0 0,因此不能继续遍历下一个元素,而是应该留在当前元素。
遍历结束之后,下标 0 0 0 到 index 0 − 1 \textit{index}_0 - 1 index0−1 的元素都是 0 0 0,下标 index 2 + 1 \textit{index}_2 + 1 index2+1 到 n − 1 n - 1 n−1 的元素都是 2 2 2,所有的元素 1 1 1 都位于元素 0 0 0 和元素 2 2 2 之间,排序结束。
实现方面有一处可以优化。由于遍历过程中确保下标 index 2 \textit{index}_2 index2 右侧的元素都是 2 2 2,因此当遍历到下标 index 2 \textit{index}_2 index2 右侧时,所有元素都已经排序结束,此时即可结束遍历。
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void sortColors(int[] nums) {int n = nums.length;int index0 = 0, index2 = n - 1;int i = 0;while (i <= index2) {if (nums[i] == 0) {swap(nums, i, index0);index0++;i++;} else if (nums[i] == 1) {i++;} else {swap(nums, i, index2);index2--;}}}public void swap(int[] nums, int index1, int index2) {int temp = nums[index1];nums[index1] = nums[index2];nums[index2] = temp;}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 O ( n ) O(n) O(n),其中 n n n 是数组 nums \textit{nums} nums 的长度。需要遍历数组一次,遍历过程中每次交换元素的时间都是 O ( 1 ) O(1) O(1)。
-
空间复杂度: O ( 1 ) O(1) 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