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1088 [NOIP2004 普及组] 火星人

题目描述

人类终于登上了火星的土地并且见到了神秘的火星人。人类和火星人都无法理解对方的语言,但是我们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用数字交流的方法。这种交流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火星人把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告诉人类科学家,科学家破解这个数字的含义后,再把一个很小的数字加到这个大数上面,把结果告诉火星人,作为人类的回答。

火星人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来表示数字――掰手指。火星人只有一只手,但这只手上有成千上万的手指,这些手指排成一列,分别编号为 1 , 2 , 3 , ⋯ 1,2,3,\cdots 1,2,3,。火星人的任意两根手指都能随意交换位置,他们就是通过这方法计数的。

一个火星人用一个人类的手演示了如何用手指计数。如果把五根手指――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编号为 1 , 2 , 3 , 4 1,2,3,4 1,2,3,4 5 5 5,当它们按正常顺序排列时,形成了 5 5 5 位数 12345 12345 12345,当你交换无名指和小指的位置时,会形成 5 5 5 位数 12354 12354 12354,当你把五个手指的顺序完全颠倒时,会形成 54321 54321 54321,在所有能够形成的 120 120 120 5 5 5 位数中, 12345 12345 12345 最小,它表示 1 1 1 12354 12354 12354 第二小,它表示 2 2 2 54321 54321 54321 最大,它表示 120 120 120。下表展示了只有 3 3 3 根手指时能够形成的 6 6 6 3 3 3 位数和它们代表的数字:

三进制数代表的数字
123 123 123 1 1 1
132 132 132 2 2 2
213 213 213 3 3 3
231 231 231 4 4 4
312 312 312 5 5 5
321 321 321 6 6 6

现在你有幸成为了第一个和火星人交流的地球人。一个火星人会让你看他的手指,科学家会告诉你要加上去的很小的数。你的任务是,把火星人用手指表示的数与科学家告诉你的数相加,并根据相加的结果改变火星人手指的排列顺序。输入数据保证这个结果不会超出火星人手指能表示的范围。

输入格式

共三行。
第一行一个正整数 N N N,表示火星人手指的数目( 1 ≤ N ≤ 10000 1 \le N \le 10000 1N10000)。
第二行是一个正整数 M M M,表示要加上去的小整数( 1 ≤ M ≤ 100 1 \le M \le 100 1M100)。
下一行是 1 1 1 N N N N N N 个整数的一个排列,用空格隔开,表示火星人手指的排列顺序。

输出格式

N N N 个整数,表示改变后的火星人手指的排列顺序。每两个相邻的数中间用一个空格分开,不能有多余的空格。

样例 #1

样例输入 #1

5
3
1 2 3 4 5

样例输出 #1

1 2 4 5 3

提示

对于 30 % 30\% 30% 的数据, N ≤ 15 N \le 15 N15

对于 60 % 60\% 60% 的数据, N ≤ 50 N \le 50 N50

对于 100 % 100\% 100% 的数据, N ≤ 10000 N \le 10000 N10000

noip2004 普及组第 4 题

思路

思路1

参考大佬题解,很巧妙。

思路2

参考大佬题解,也很巧妙,具体见下面代码注释。

思路3

直接调用库函数next_permutation()

ChatGPT:

next_permutation() 是C++标准库 <algorithm> 中提供的一个函数,用于生成给定序列的字典序下一个排列。如果当前排列已经是字典序的最后一个排列,则将序列重新排列为最小的排列(即升序排列)。

函数原型

template <class BidirectionalIterator>
bool next_permutation(BidirectionalIterator first, BidirectionalIterator last);
  • first:指向序列的起始位置的迭代器。
  • last:指向序列的末尾的迭代器。

返回值

  • true:如果成功生成了下一个排列。
  • false:如果已经到达字典序的最后一个排列,并且序列被重排为字典序的最小排列(升序排列)。

用法示例

以下是一个使用next_permutation()的简单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int main() {std::vector<int> vec = {1, 2, 3};// 使用next_permutation生成并打印所有排列do {for (int num : vec) {std::cout << num << " ";}std::cout << std::endl;} while (std::next_permutation(vec.begin(), vec.end()));return 0;
}

输出结果

1 2 3
1 3 2
2 1 3
2 3 1
3 1 2
3 2 1

工作原理

next_permutation()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字典序排列算法。假设我们有一个升序排列的序列,函数会生成序列的下一个排列,遵循以下步骤:

  1. 从后向前查找第一个相邻的升序对 (i, j),使得a[i] < a[j]

    • 这一步确定了从序列末尾开始向前找到的最长递减子序列。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升序对,说明序列已经是字典序的最大排列。
  2. 从后向前查找第一个元素k,使得a[i] < a[k]

    • 这是为了找到一个比a[i]大的最小元素a[k]
  3. 交换a[i]a[k]

  4. 反转j之后的所有元素(即使其从递减顺序变为递增顺序)。

    • 反转操作是为了将序列调整为刚好大于当前序列的下一个排列。

注意事项

  • next_permutation() 函数要求序列的元素可以随机访问,并且可以通过<运算符进行比较,因此它适用于std::vectorstd::string,数组等容器。
  • 为了生成所有可能的排列,初始序列必须以升序排列。

典型应用

  • 生成组合:通过递增的方式生成所有的排列组合。
  • 全排列问题:解决数学中的排列问题或寻找字典序的下一个排列。
  • 算法竞赛:常用在解答需要对所有可能的排列进行暴力求解的问题。

总结

next_permutation()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函数,特别适合在生成所有排列、解决组合问题时使用。它的复杂度为O(n),其中n是序列的长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效率。

代码

思路1

见上方思路链接。

思路2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ring>
#include<vector>
#define endl '\n'
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N = 10010;int n, m;
int a[N];
int step, flag;// flag 首先用于表示是否找到了要被加的那个排列数,找到之后用于表示已经加了几次
vector<int> path;
bool used[N];// 由于这里是加够 m 次就算找到了一个可行解,要立即返回,因此返回值不是void
bool dfs() {if (path.size() == n) {// 找到了要被加的那个排列数flag++;if (flag == m + 1) {// 还没往目标数去加的时候 flag 就是 1 了,所以是 == m + 1for (int x : path) {cout << x << " ";}cout << endl;return true;}return false;}for (int i = 1; i <= n; i++) {// 这个if相当于在一开始强行制定定在搜索树中往a[]中的元素走// 相当于剪枝// 比如1 2 4 5 3,到第三层的时候就不会先往123走,直接走4if (flag == 0) {i = a[++step];}// 下面还是一样要模拟回溯过程if (used[i] != true) {used[i] = true;path.push_back(i);if (dfs()) {return true;}used[i] = false;path.pop_back();}}return false;// 注意这里千万不能漏了!要保证每一个dfs的分支都要有返回值!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cin.tie(nullptr), cout.tie(nullptr);cin >> n >> m;for (int i = 1; i <= n; i++) {cin >> a[i];}dfs();return 0;
}

思路3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next_permutation()函数在<algorithm>头文件中
#include<cstring>
#include<vector>
#define endl '\n'
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N = 10010;int n, m;
int a[N];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cin.tie(nullptr), cout.tie(nullptr);cin >> n >> m;for (int i = 1; i <= n; i++) {cin >> a[i];}// 直接调用 next_permutation() 来生成下一个全排列for (int i = 1; i <= m; i++) {next_permutation(a + 1, a + 1 + n);}for (int i = 1; i <= n; i++) {cout << a[i] << " ";}cout << endl;return 0;
}

http://www.mrgr.cn/news/12499.html

相关文章:

  • Java | Leetcode Java题解之第376题摆动序列
  • MYSQL 优化
  • git安装及常用命令
  • asp.net core在win上的发布和部署
  • 若依,前后端分离项目,部署到服务器
  • 云端集中管控边缘服务:利用 EMQX ECP 在 K8s 上快速部署 NeuronEX
  • AI创新,DataOps聚能 | 白鲸开源DTCC共话DataOps新篇章
  • Linux操作系统常见面试题
  • Java MR Map Reduce 模型
  • 加速打开gtihub的工具dev-sidecar
  • vs 项目.gitignore设置过滤某个文件夹无效
  • 鸿蒙(API 12 Beta3版)【使用智能PhotoPicker】Media Library Kit媒体文件管理服务
  • 《机器学习》 SVM支持向量机 推导、参数解析、可视化实现
  • 期权交易误区分享:喜欢重仓!
  • 《深入剖析 Spring Boot 中的循环依赖问题及解决方案》
  • 智能计算方法与实现1|禁忌搜索算法|Rastrigin函数|压力容器设计问题
  • zookeeper客户端命令行操作、节点类型及监听器
  • SQL血缘解析
  • 美国洛杉矶服务器地址在哪里?
  • 成功解决:删除WSL2 Ubuntu中的文件后C磁盘空间不释放的问题